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计划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四号要去木星和天王星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09-29 木星   火星   计划   天王星   探测器   嫦娥   月球   中国   年前   科研   工程   国际

(观察者网讯)“两千年前,著名诗人屈原在诗作《天问》中向上天发问,展现了探索宇宙的精神,‘天问’因此成为了我们行星探测工程的名称。”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当地时间9月18日至22日,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王琼在21日发表的《中国探月和深空探测工程》报告中,展示了中国未来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建设和行星探测的任务规划。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现场报告内容,已经立项的探月工程四期任务不仅将完成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和月球南极勘测,还将通过嫦娥八号任务在2030年之前完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为中国和俄罗斯主导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行星探测工程则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的深空探测能力。据介绍,天问二号将先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再耗费七年时间飞向一颗主带彗星开展观测;天问三号则会再次飞往火星,将完成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相比之下,计划在2030年前后发射的天问四号要走得更远,尝试一次发射两个探测器分别考察木星和天王星。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琼在报告中强调,中方一直对太空活动中的国际合作,希望能与国际合作伙伴们共同努力,“现在是时候让我们以人类的名义开启对星辰大海的远征,并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次任务看完木星和天王星”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微博9月19日消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团队在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上获得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该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的年度最高奖项,此前,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也曾获得此奖。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博截图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2021年5月,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实现了我国首次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也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但中国的行星探测工程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将目光投向更高的目标。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9月2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王琼在世界宇航大会发表《中国探月和深空探测工程》报告,展示了中国在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的规划。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王冀莲在21日的《天问一号任务成就》报告中,也对未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细节做了介绍。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两千年前,著名诗人屈原在诗作《天问》中向上天发问,展现了探索宇宙的精神,‘天问’因此成为了我们行星探测工程的名称。”王琼说,在天问一号任务取得成功的同时,中国也已确立了三项全新的行星探测计划。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他在现场展示的任务规划,天问二号探测器计划在2025年前后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主要任务是完成近地小行星的采样返回,并对一颗主带彗星进行观测。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问二号探测任务概念图 视频截图(下同)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冀莲则在其演讲中介绍说,天问二号探测器将首先飞向近地小行星2016HO3,大约在发射一年后抵达目标并进行抵近观测和采样返回。预计在发射大约两年半之后,完成采样的天问二号将回到地球轨道,把携带样本的返回舱送回地球。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送回2016HO3的样本之后,天问二号探测器将掉转航向重新飞入深空,用七年时间前往小行星带中的主带彗星311P,执行观测任务。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冀莲展示天问二号小行星采样返回和观测主带彗星任务概念图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公开资料显示,小行星2016HO3的直径在40米至100米之间,它在环绕太阳旋转的同时,也在一个非常遥远的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因此被戏称为地球的“准卫星”。311P彗星则是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主带彗星,直径约480米,轨道周期约为3.24年。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接下来的天问三号将进一步推进火星探测进程,目标是实现火星采样返回。王琼在报告中表示,天问三号将分为两次发射任务,依次将着上组合体和轨返组合体送往火星。发射任务可能在2028年或2030年前后进行。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琼展示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概念图 zDM拜客生活常识网

天问四号任务则首次将目光投向太阳系中的巨行星,目标是在一次任务中造访木星和天王星,计划在2030年前后用长征五号火箭发射。王琼表示,天问四号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飞往木星的主探测器和一个对天王星进行飞掠式探测的副探测器。具体的科学任务暂时还没有确定。

相关阅读:

  •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位置错了,这是为什么呢?
  • 预计
  • 《行星的故事》:全景展现40亿年天体地质学奇迹的天文科
  • 陨石为什么只掉在空旷的野外而很少掉在城市里?有外星人
  • 小王子的玫瑰原来在木星?大红斑是否会有消失的一天
  • “天外来客”讲述太阳系“童年”故事
  • 太阳系八大行星
  • 最新的天文学观测,朱诺号太空飞船揭示了木星风暴的深度
  • 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侦测到木卫一大气受到表面火山
  • 卡西尼号等离子体分光计CAPS:用于探测土星的电离层和磁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