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亿年前,首先长到1米多长的秀山恐鲎,便对它们展开了无情的屠杀。

秀山恐鲎对盔甲鱼的猎杀
如果这些无颌鱼类,在此时还不能做出改变,等待它们的将只有“亡国灭种”。
终于,一个伟大的进化革命出现了。
它们牺牲了原本用于呼吸的第一鳃弓,演化出了颌。

颌出现过后,头部可以灵活转动,不仅它们的摄食能力变强了,有了反抗天敌的可能,而且还带动了身体各个方面的进化。
它们进化出了完全的偶鳍,运动能力大大提升。不仅能从天敌口中逃脱,还能更迅猛地捕食小型动物。

摄食和运动能力的加强,令早期鱼类逐渐大型化,大脑也变得更加发达,随着神经纤维的增长,为了保证神经信号的传输速度,促使了大脑高速信号通道——髓鞘的出现。

颌是如此重要,甚至当甲胄鱼进化为有颌、有完全偶鳍的盾皮鱼后,完成了彻底的逆袭,彻底主宰了志留纪和泥盆纪。
不仅让海蝎子衰落,甚至进化出了邓氏鱼这种早期海洋的超级霸主:

邓氏鱼,生活于泥盆纪,体长8~10米,重达4吨
从此以后,整个海洋迎来了鱼类的时代。
其实不仅仅是鱼类,它也是未来鱼类进化成更高等动物的基石。
这个进化革命究竟有多重要?
其实,第一鳃弓进化成颌,仅仅只是鳃弓进化的开始。

在随后的1亿多年,第2鳃弓、第3鳃弓、第4鳃弓……不断进化成高等脊椎动物身体的重要结构,例如舌头、中耳、咽喉、各类重要神经和血管等等。
尤其是舌头进化,保证了未来语言的出现。
鱼类的偶鳍,随着登陆逐渐进化成了我们的四肢,这又是我们未来能使用工具的基石。
而髓鞘的出现,又保证了未来能够支撑足够长的神经反射,足够发达和复杂的大脑。
语言、大脑、双手,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三个东西。但如果下颌没有出现过,这些可能将不复存在。
甚至可以说,没有颌进化革命的第一步,陆地上的所有脊椎动物都将消失不见。即便在另外一个位面会有,那也会是另外一个我们完全未知的物种。
好了,说了这么多,终于到正片了。
从刚才的内容,大家已经知道了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