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嘛,让印度人独挑大梁,美国的科技界再出现什么奇葩的新闻和问题都不会感到意外了。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当年的美国是举全国之力组织实施登月工程,为的是与苏联太空竞赛,展开全方位的制度竞争。
当年的太空竞赛,苏联的遥遥领先对西方所谓的“自由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制度竞争压力与心理震撼,也让美国上下形成了一定要超越苏联,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比共产主义制度优越的社会共识。

在这种前所未有的社会集体意识推动下,美国政府得以集合全国的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以资本主义特色方式模仿苏联的举国体制,才最终在阿波罗登月工程中反超了苏联。
当时,美国为了这项耗资巨大的人类创举总共投资了194.08亿美元(至1973年),折合2005年的1350亿美元;一共动用了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参与总人数超过30万人。
可以说是美国建国以来,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一次国家行动了,为的就是和苏联一较高下,争夺太空霸权。
而一旦这种外部压力消失,信奉小政府大市场的自由市场经济拥趸们再次让太空开发回归市场经济的常态,再也无法集中全国的力量再造辉煌了。
现在失去了强大的外部压力和制度竞争的紧迫感,美国人又把太空开发逐渐私有化,让各类新兴科技资本参与其中,争抢这一块市场蛋糕。
如今美国的各项太空开发任务,背后都会牵扯到各大利益集团的利益争夺和纠纷。而资本为了利益最大化,最讨厌的就是风险与市场竞争。
虽然现在马斯克的Space X民营航天公司搞得有声有色,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旗下的蓝色起源民营航天公司也加入了战局,看起来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正在让航天市场重新变得活力十足,但是只要走过前期的创业发展阶段,这些公司必然也会像波音公司一样吃老本,一起扼杀新的竞争者出现,联合垄断美国的太空开发市场。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
在中国,有政治力量去平衡资本力量,而在美国,资本力量却在渗透乃至主导着政治力量。
当然,这是美国人应该考虑的问题,而我们只是要从美国的经验教训当中学到点对促进本国航天事业发展有益的营养就好了。
2.中美之间会出现新太空竞赛吗?
我们不清楚有多少非美国本土的精英人才参与了整个“重返月球”计划,但是我们清楚,随着中国航天人的奋起直追,中美之间的航天实力差距正在飞速缩小。
说起中国航天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这些年好像都是顺风顺水,而且惊喜连连,给人目不暇接的感觉。
咱就不说载人航天和登月工程这种大工程了,仅在最近几个月,我国就悄咪咪地至少成功发射了2款亚轨道飞行器。一款可能是传说中的亚轨道空天飞机,另一款则是更加神秘的分离式子母飞行器。
并且,按照目前有限的信息来判断,它们都是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这意味着这些家伙拥有低成本、多次使用,经济性高、部署灵活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