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甜玉米(秋季种植甜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甜玉米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因其甜、鲜、嫩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和农民的喜爱。为保证我市甜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惠州甜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提高玉米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实现高产优质增收。现就惠州地区秋季种植甜玉米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种植者参考。
1.选择改良品种,提高栽培效率。
推荐优质、高产、抗性好、耐高温的秋甜玉米品种,如天月28、田慧9号、华美甜28、新美甜148、正甜89、津引苏6号、天月26、广甜糯1号。播种应在天气稳定的晴天进行,以利于秧苗整齐出苗。
2.选地整地,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建议选择土壤肥力高、排灌条件好、交通便利的田地种植。甜玉米不宜与其他玉米品种混合,应严格隔离,防止异花授粉,影响品质。种植时应与其他玉米品种相距400米以上,或错开半个月以上的种植期,以免交叉施肥,影响产品质量。
耕地要两犁两耙,土壤要达到深、松、细、软的标准,然后开沟作畦耕。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钾肥15公斤或掺硫酸锌的复合肥(n:p:k = 15:15:15)1公斤,满地施。
3.合理密植改善群体结构
秋季种植甜玉米的播种时间为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一般每亩种植3000 ~ 3500株为宜。如果采用直播,每穴播种2粒,每亩用种量1kg左右;苗木移栽的话,单粒种子按需种植,每亩用种量在0.5斤左右。要求畦宽1.1 ~ 1.3m(沟),每畦两行,平均行距55cm,株距25 ~ 30cm。
4.注意施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肥料是甜玉米高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秋植玉米所需肥料具有“前期少肥,后期多肥”的特点。管理上要把握“轻施苗肥,巧施打秆肥,重施打芽肥”的追肥原则。
出苗后(4 ~ 5叶期),结合浅耕松土,及时追肥育苗。每亩施尿素4 ~ 6公斤,氯化钾5 ~ 7公斤,培育小土,促根壮苗。
拔节孕穗期,为促进生根和平衡壮秆,争取大穗,防止空秆倒伏,在8 ~ 9叶期,每亩施打秆肥、尿素14 ~ 16公斤、氯化钾14 ~ 16公斤,促进气生根生长。大喇叭口期(12叶左右)要及时翻耕松土,然后施打苞肥,每亩施尿素8-12公斤,氯化钾8-12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n: p: k = 15: 15: 15)打大穗。
开花授粉期,适当施用壮粒肥,每亩3 ~ 5公斤尿素,或喷施一次叶面肥,用量为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其他叶面肥的500倍,限于叶面或叶背湿润时喷施。保证绿叶功能期延长,籽粒灌浆饱满,果穗鲜重增加。
每次追肥应采用开沟施肥和及时覆土的方法,减少挥发,防止养分流失。每次开沟施肥可以配合中耕除草和培土,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5.打枝除蘖提高养分利用率
甜玉米分蘖能力强,分蘖株基本没有成穗能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分蘖植株,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往往会变差,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同时,分蘖株的生长会分散营养,导致产量下降。为了保证穗的产量和等级,应尽快修剪分蘖,只保留每株顶端的玉米芽,其余穗全部修剪。为了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操作时尽量避免损伤主茎叶。甜玉米苗期可有一些小分蘖,应尽早拔除。
6.科学治水,提高稳增长能力。
甜玉米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水分,但又怕涝。另外,秋季种植的甜玉米生长在秋高气爽、炎热干燥的天气,要抓紧供水。
拔节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渍水或浸泡,否则容易发生“水黄”,影响植物正常生长。从拔节期到抽雄期,甜玉米比苗期需要更多的水分,也是甜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地干燥。在吐丝和开花期间,甜玉米的需水量达到高峰。此时应保持田间湿润,并迅速进行排灌。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尤其是抽雄前后的第10天和第10天。如遇干旱,应进行两次深水灌溉,以保证抽穗期的需水量。
7.绿色防控提高农村生态质量
在种植过程中,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禁止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收获前20天内严禁使用农药,确保甜玉米的品质和食用安全。甜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叶斑病、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粘虫、草地螟等。①水稻纹枯病菌:拔节期喷施300倍液井冈霉素,喷施3 ~ 4次。②大小叶斑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75%百菌清500倍液或世高1500倍液,每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 ~ 3次。③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蝼蛄等。:主要控制在播种至三叶期,每亩用0.5-1kg的3%米乐颗粒混沙或细土撒播种子;羽化前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浸泡西兰花叶或甘蓝叶数分钟作为毒饵,傍晚均匀撒在田间诱杀;出苗后,将90%敌百虫晶体配成l500倍液喷洒在根际,或将400倍液混沙撒在根际细土中。④玉米螟:防治可在第8叶至抽雄期进行。当发现该植物的虫眼和有嚼劲的叶肉时,立即施药(3龄虫前),每隔7-10天向心叶内浇1公斤3%米乐颗粒混15公斤细沙,连续2-3次。⑤蚜虫:甜玉米粉撒后蚜虫危害较大,应在蚜虫迁移扩散前喷洒药物。可喷洒10%吡虫啉、40%氯氰菊酯等。每亩稀释l500~2000倍。⑥粘虫:吐丝后7天左右,在绿芽顶端附近喷洒80%敌敌畏乳油30毫升,水30公斤,或喷3%米乐颗粒0.5公斤于吐丝口防治。⑦甜菜夜蛾:当种群密度达到10/100时,可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氯虫苯甲酰胺或乙基多杀菌素或虱螨脲(杀卵作用强)或虫酰肼(杀卵能力好)或虫螨腈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虫酰肼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