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 地产 海外房产投资论坛国际资本与开发巨头逆势抄底,一大批外资加码布局中国房地产
去年铁狮门还在北京市场有两大动作,一是斥资21亿元收购一幢单体公寓,经过升级改造正式对外公开发售。这是铁狮门回归北京后的首个单体公寓项目,原为北京辉盛阁国际公寓,隶属于新加坡星狮集团旗下辉盛国际管理有限公司所有,地处北京朝阳区国贸CBD中心。
此外,铁狮门还与首钢基金联手打造了城市更新地标项目六工汇购物广场,于去年年中首次对外亮相。
新加坡凯德集团也在频频出手。10月17日,北京博瑞大厦以20.37亿元的价格成功拍卖,竞买人正是凯德100%持股的子公司。
2022年3月,凯德集团旗下的凯德置地一天内连落两子,先是以11.75亿元在成都拿下一宗住宅地块,又以23.1亿元竞得武汉一宗地。把时间倒推至去年,4月凯德集团斥资36.6亿元收购一个位于上海市的数据中心园区,10月份凯德投资旗下的凯德中国信托还以16.81亿元收购了位于上海、昆山、武汉和成都的4项物流资产。
外资布局领域不断扩大
房地产是一个具有显著周期性的行业,而每当低谷期来临,外资巨头却愈发活跃。
今年7月,全球另类资产管理巨头黑石集团在一份监管通告中称,已完成新成立的房地产基金Blackstone Real Estate Partners X总计241亿美元的投资承诺,黑石集团将投入约3亿美元的自有资本,并向投资者额外分配了59亿美元的融资额度,使得该基金规模或将最终达到303亿美元,这只基金有望打破记录,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统私募股权投资工具。如果算上专门用于投资亚洲和欧洲房地产的资金,黑石集团可用于抄底全球地产的资金池超过500亿美元。
回看2008年,摩根士丹利、高盛、普洛斯等外资都曾在中国加大布局;而如今,黑石、华平、嘉民、领展、凯德、易商红木等外资的身影又在市场上频繁出现。
仅在工业仓储和物流地产领域,外资带来的热钱正让这个行业迅速爆发,以“华平系”(华平为总部位于纽约的私募股权公司)东久新宜为例,2020年至今,东久新宜在长三角获取项目超过30个,2018年以来东久新宜在内地通过收购和拿地发展的项目超过50个。“在外资、内资的不断加持下,物流仓储成为地产行业中的高热度赛道,粮草充足、人才稀缺,行业正在剧烈发展、整合。”一家就职于外资物流地产公司的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
中指研究院事业部研究主管陶淑茹表示,截至2022年9月,贝莱德、大和房屋、易商红木、铁狮门、凯德、博枫等外资企业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加速布局,外资的“投资轨迹”也从收购北上广深写字楼扩大到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工业与物流地产、城市更新、数据中心等多种类型项目,外资投资者更关注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对稳定回报的预期,存量资产市场在多层次、国际化的同时,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相对更小,与宏观增长动力关联更紧密的城市化、科技进步相关的资产更受外资投资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