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维护老年人健康的好帮手,但长期应用时需注意6个方面
④房颤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f/f210cf0d75716a32.jpg)
房颤
有心房颤动的老年人发生中风的几率是常人的5-17倍,而长期口服75mg的阿司匹林可减少心房颤动患者发生中风的几率,最大可降低35%。
⑤脑梗死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f/a3ce3c3b30a484f8.jpg)
脑梗死
临床研究表明对大多数患者在脑梗死的治疗或预防中,长期口服75-100mg/d的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血循环,改善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并且可以降低31%的脑梗死复发率。
老年人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长期的“战斗”,而想要阿司匹林起到效果就必须做到两个原则,那就是“长期”和“定量”,但阿司匹林在人体内会产生累积效应,因此经常会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是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剂量不要过小或过大
目前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是75~325 毫克/天,而具体剂量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种类、年龄、合并症和体重等多种因素相关。有临床试验研究证据表明70公斤以下的人群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有效剂量为75-150mg/d。同时目前研究表明当阿司匹林的剂量小于75mg 时是达不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效果,而当每日剂量大于150mg 时会增加其毒副作用,因此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一定要适中,不要过小或过大。
②注意阿司匹林服用时间
目前对于阿司匹林的服用时间多无明确规定,多数临床医师认为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均可。因为阿司匹林并不是即可发挥作用的,它通过一定时间的药物剂量,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来达到减少血栓形成的目的,因此需要连续口服5-7天才能达到比较稳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每日1次贵在坚持。但有医师呼吁对于一些轻度高血压的患者建议晚上服用,研究发现通过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具有轻度降压作用,其降压机理考虑为阿司匹林是有力的抗氧化物,可减少血管产生氧化物,增加NO 释放,阻止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
③不要擅自停药
对于老年人而言,大部分疾病都是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研究发现如果因某种原因(如手术、出血或过敏、不遵医嘱等)突然停药,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诱发新的心血管事件,其中有4.1%的人发生了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停用阿司匹林应十分慎重,无论是停药或者是换药都要循序渐进,最好找专业的医师进行有计划地调药,绝对不要擅自停药。
④积极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ef/a01a0e4cbdeed776.jpg)
建议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片剂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炎、隐性出血、加重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议患者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片剂,可明显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其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须定期复查血小板,有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对症治疗,可用质子泵抑制剂防治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序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