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阿司匹林和他汀,4个常见用药错误,一个也别犯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09-30 阿司匹林   错误   血栓   剂量   血脂   药物   作用   常见   风险   情况   朋友

很多有心脑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预防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而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药物中,他汀和阿司匹林,可以说是最常用的药物了,他汀和阿司匹林,我们可以说这是一对好搭档。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加强血脂的控制,结合心血管疾病风险情况,将血脂控制在相应的达标范围内,就能够使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减缓,还能够起到稳定斑块,甚至是使斑块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的作用,斑块稳定了,因为斑块破裂而导致凝血物质聚集,形成血栓的几率就会减少。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则主要在于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够减少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的几率,从而起到预防血栓,减轻血栓形成几率,减少血管堵塞严重程度的作用。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上述药理作用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他汀的作用主要是“御于前”,通过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使斑块稳定,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而阿司匹林的作用则是“防于后”,它的效用主要是预防斑块破裂带来的血栓风险。两者搭配使用,能够起到更好地减少心血管风险的作用。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即使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多朋友对于他汀和阿司匹林的用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和用药误区,导致药吃上了,疾病也没预防好,还有可能因为错误的用药方式,带来了重大的不良反应风险,今天的这篇科普文章,就来为大家聊一下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中的那些误区。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错误1:不做评估乱用药

有些朋友并没有经过医学的诊断评估,而仅凭自己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就自以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赶紧吃上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这样的用药是乱用药,非常不可取。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般说来,需要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的情况,一般都是发作过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且确实需要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控制的情况。而对于尚未发作过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属于一级预防的情况,一般说来,如果血脂的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高于2.6mmol/L,可以考虑使用他汀药来加强控制,降低风险,但对于阿司匹林要不要用,则应该充分评估,只有低出血风险,通过生活改变也无法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情况,才考虑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即使是已经发生过脑梗,心梗的朋友,要不要吃阿司匹林,也应该全面评估考量,不能一概而论。阿司匹林能够抵抗血小板的聚集,对于血栓来说是降低风险,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出血风险,有些朋友既是出血血栓的高危人群,也是出现出血风险的高危人群,这种情况下,要不要吃阿司匹林,就应该经过慎重评估,如果出血风险更大,阿司匹林还是不要吃。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错误2:药物类型、剂型不做选择

可能有朋友会问:不就是他汀,阿司匹林吗?怎么还要选药物类型,剂型?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他汀类药物来说,目前常见的他汀有六七种,到底选择哪一种,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例如需要强效降脂的,则可以考虑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强效他汀,例如有肾功能不全的朋友,则应该优选对肾功能没有影响的阿托伐他汀,即使是肾功能中重度不全,也不用减低剂量,而容易肝功能问题或者肌肉痛的朋友,则可以结合情况选择匹伐他汀,普伐他汀等,而高龄老年人,药物代谢较慢的老年人,则可以优选瑞舒伐他汀等亲水性他汀使用。zqa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阿司匹林来说,当然没有药物类型选择的难题。但在药物剂型选择方面,也要注意。阿司匹林这个药物从作用机理上来说,对于胃黏膜是有一定刺激性的,而药物本身又是酸性的,也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因此,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领域,应该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来服用,这种剂型的药物会在肠道中溶出,不会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适合长期服用。

相关阅读:

  • 怎么软化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生活中做好这几点,或会有所
  • ​“万能神药”阿司匹林 也不是随便吃的
  • 胃病用药,奥美拉唑,你都了解多少?一文解析
  • 发生脑供血不足时,推荐这6个方法,或能避免病情加重
  • 医生提醒:这4种退热药对宝宝有害,家长朋友再着急也别给
  • 每天吃1粒阿司匹林不仅能软化血管,还能延长寿命,这是真
  • 阿司匹林和他汀药物,7个常见错误,1个都不能犯
  • 用安宫黄牛丸或三七粉代替阿司匹林,预防脑梗复发?
  • 吃阿司匹林和他汀药物,4个错误不能犯,需要长期吃的人早
  • 阿司匹林虽好,但不注意这三点细节,未来副作用少不了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