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久轩爱的姜国庆
对于艾灸的学习和实践,如何配穴是一个难点,也是艾灸效果的关键点。
配穴就像吃药,只有正确吃药才能治愈疾病。
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配穴问题,大多是通过百度搜索或者咨询一些有经验的灸师。不过,通过这些渠道得到的穴位,大部分都不会很有效。
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其实配穴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的。只要认真总结艾灸过程,参考别人的病案经验,就会轻松学会。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艾灸选穴的原则和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大家在艾灸的道路上,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放慢速度没关系,但不要停下来放弃。
艾灸选穴原则
1.经络取穴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在用这个道理,偏头痛就用风池穴,心绞痛就选内关穴等等,这些都是顺经选的,足三里属于胃经,风池穴属于胆经,因为胆经走人体两侧,经过头部两侧,内关穴属心包经。
大家应该都发现了一些经络取穴的小窍门,那就是那条经络的病,所以选那条经络的穴位,大方向肯定不会错。
经络选穴也可以内外兼顾,我们都知道脏腑和腑脏是有关系的,比如脾经和胃经是有关系的肺经与大肠经互有关联。其实,外在与内在的关系,类似于夫妻之间的关系,一内一外。有时候我们配穴的时候,会把外经和内经搭配在一起,效果会很出人意料。如一般血虚、足三里、血海,如泄泻、公孙、足三里。都是脾经和胃经的配穴,就是内外兼修的取穴原则。
2。局部取穴
这个取穴原则经常被用到。如果♬的某个部位不舒服,我们往往会在不舒服的地方和周围选穴,效果往往更直接,尤其是在治疗疼痛方面。
患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是穴。是能及时见效的艾灸穴位。艾是穴可以促进患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气血状态和淋巴系统功能,增强局部抗病能力,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局部淤滞或水肿的渗出吸收。
比如腰痛,我们直接灸痛处,也就是阿是穴,加上附近的穴位,比如命门、肾俞、腰阳关等,可以快速有效的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