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喝茶好处多多,但这4种茶最好不要喝,不养生还很容易致病
饮茶是一件健康的事情,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目前在中国有超过40%的人喝茶,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根据统计,目前国内茶叶的消费金额达到了3,000亿元。喝茶能解渴,更能养生。茶叶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叶绿素、咖啡碱、茶多酚、茶儿素和茶黄素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经常喝茶,好处多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适合大家去喝。今天我要讲的这4种茶,最好别喝,因为它不但不养生,还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

第一种,过浓的茶。
喝茶要浓淡相宜,千万别喝太浓的茶。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一些老茶客,特别是中老年人,喜欢用大杯泡茶,里面的茶叶,至少占据了2/3以上。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做,茶喝起来才有味道,才过瘾,才有劲。
事实上,这是因为常年喝茶导致口味偏重,不得不多加茶叶,才能改变口味。另外,还有很多老茶客有一个习惯,不喜欢换茶叶,每天早上起来泡一杯茶,一直可以喝到晚上睡觉。中间反复续水冲泡,最后茶汤变淡,滋味寡淡。他们改变这种情况的办法不是换掉茶叶,而是在第1次冲泡时多加一些茶叶。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茶汤滋味会变得特别浓,甚至浓得发苦。经常喝浓茶容易造成身体负担加重,精神过度兴奋,容易失眠健忘,对身心健康都非常不利。

第二种,过期的茶。
茶叶都有自己的保质期,虽然不同茶叶因为制作工艺和存储方法的不同,保质期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是大家在喝茶时,还是应该特别注意茶叶到底有没有过了保质期。
茶叶保质期是一个最佳饮用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绿茶最好在18个月内喝完。红茶最好控制在2~3年内,当然像普洱白茶这类能够储存的茶叶,时间可以放得更久。但是茶叶能喝的前提是,必须得到妥当的储存。
如果储存条件不够,茶叶就容易变质霉烂。比如说绿茶,夏天高温高湿季节,如果放在室温环境下,不用两个星期就会变质变味。如果密封也没有做好的话,就会受潮并且产生霉菌。
这样的茶,即使没过保质期,也不能再喝。因为里面有人无法判断的细菌和病菌,对身体伤害较大。而那些已经过期的绿茶,同样也会出现这种状况,所以茶叶的保质期一过,尽量不要去喝,尤其是过了很长时间的,能扔掉就扔掉,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第三种,久泡的茶。
喝茶要趁热,这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所以,一杯绿茶冲泡之后放个三五分钟,等到温度适宜时,直接品饮是最棒的选择。因为这个时候,茶叶内含物质充分析出,茶汤的香气、滋味口感最为丰富饱满,水温也刚刚好,不烫不凉,能够最大发挥茶叶的价值。
但是如果一杯茶泡了之后,放个半天甚至超过4个小时以上,再去喝的话,不但滋味过浓,口感变差,甚至还有可能引发一些不为人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