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调控血脂水平,同时还可以稳定血液中的粥样化斑块,预防血管堵塞或者破裂。虽然他汀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令患者满意,但是服用后出现的一些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长期服用他汀药物,是否会诱发血糖升高?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机制是通过抑制还原酶,以达到降低胆固醇合成的目的,还能够增加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受体的活跃程度,从而有利于帮助清除多余胆固醇,降低胆固醇水平。
服用该类药物后,临床常见副作用表现为肌肉酸痛、转氨酶升高,除此之外,血糖升高也成为了他汀副作用的新表现,在服用他汀期间,测量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可能会出现升高,从而不利于血糖稳定。另外,不同他汀引发的副作用概率不同,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出现血糖升高的比例比其他药物更高一些。
他汀会损伤胰腺细胞,从而导致靶向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无法正常调节血糖,致使血糖升高。其引发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汀破坏胰腺细胞后,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分泌,从而对血糖调节功能失效,引发高血糖素的增加;他汀会干扰到某些受体的表达方式,比如可能会影响到调脂细胞中的GLUT4受体表达,让其出现表达障碍,从而让该受体与胰岛素受体出现降解。
服用他汀期间,如果出现血糖上升的迹象,应先测量血糖判断是否为患上糖尿病,避免误诊,如果确诊为糖尿病则应对症治疗并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理,并在咨询医生意见后合理服用降糖药,并密切关注血糖变化。
同时还应该坚持服用他汀,虽然该药物可能会引起高血糖,但是其调脂降脂效果获得的收益要高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