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健康生活方式总是少不了“适度运动”。可是这个“适度运动”的适度是个什么度?自己该怎样掌握呢?我们就来谈谈判定标准。

我们常说的适度运动,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是中等强度的运动。因为这样的运动强度对于我们一般人锻炼身体就足够了。强度过大的运动,对于锻炼身体来说,不但无益,反而可能有害。
运动强度该怎样判断呢?
一般来说,运动强度可以用心率(脉率)作为标准来判定。

因为心率的快慢,反映了身体运动负荷的情况。
我们锻炼身体常做的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等,包括打篮球、踢足球,都是有氧(耐力)运动。人体在运动时耗氧量是增加的。因为身体代谢、消耗能量(燃脂、降糖)是需要消耗氧的,需要心脏增强做功、加速循环来为组织供血供氧。所以,运动时心率增快的水平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的强度。
中等强度的运动,就是运动时心率(脉率)水平达到最大心率的70%左右,或者是心率(脉率)达到180(强壮)或170(正常或较瘦)减去年龄的水平。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最大心率的标准不一样的。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运动时要求达到的心率(脉率)水平也不一样。
下面这张表列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最大脉率和有氧锻炼的脉率水平,可以用来自我对照。

在运动的初始阶段,一般要求达到相应年龄段最大心率(脉率)的60%就可以了。如果感到比较适应,本人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也比较小,就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心率水平可以逐渐增加到最大心率的75%。

运动时,在心率(脉率)达到相应年龄运动强度的标准后还应该再持续运动20~30分钟。一般来说,运动时达到微汗、轻微的呼吸急促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张表给出的脉率(心率)水平适用于没有心血管病的人或低危者,如果已经是心血管病患者或者属于高危人群,这个心率标准就要适当降低,并且在运动前要经过专科医生的评估。有房颤或者早搏多的人不能看脉率,要看心率的,因为有些心跳脉搏摸不出来。

那这样的运动量,对于我们自身合适不合适,又该怎样判断呢?
适宜的运动量,应当是在运动停止后,轻微的呼吸急促在4分钟内明显减轻,心率也在10分钟内恢复或接近正常,即平时或运动前的水平。

如果停止运动后比较长的时间心率(脉率)还降不下来,呼吸急促也不能缓解,说明这个运动量不适合、过大了,超过了运动者心肺功能耐受的适当水平,应该调整。
运动健身,需要持之以恒。一般建议每周运动5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为宜。但是在初始运动时,还是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强度起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有些人尤其老年人持续运动坚持不了30分钟,分次运动也是好的。
#青云助力 共渡疫情# #健康科普排位赛# @头条健康 @健康真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