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破解黑洞身世之谜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5-04-06 天文

破解黑洞身世之谜

黑洞并非无史,科学家利用周围物质遗迹,成功追溯恒星前身。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们普遍对黑洞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它们不仅吞噬物质,连同物质本身的历史也一并抹去。因此,当一个黑洞形成后,我们似乎只能猜测它的来龙去脉。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信息的历史只有在物质跨越事件视界时才会丢失,甚至可能在那之后也不会完全消失。这意味着,环绕在黑洞周围的物质,依然承载着丰富的过往信息。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近,天文学家们正是利用了这些“残留”的历史,成功揭示了一个黑洞系统的起源之谜。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为 GRO J1655-40 的天体系统。这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包含一个质量约为太阳七倍的黑洞,以及一颗质量超过太阳三倍的伴星。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我们对恒星演化的理解,这个系统最初也应该是由两颗恒星组成的,其中质量较大的那颗最终以超新星爆发的方式终结了生命,坍缩形成如今的黑洞。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意味着,我们现在观测到的这个系统里,除了那颗幸存的伴星和新生的黑洞外,还应该散落着当初那颗大质量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残骸碎片。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为了深入探究这个系统的“前世今生”,研究团队调取了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在2005年观测的数据,当时该系统恰好在X射线波段异常明亮。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于 Chandra 捕捉到了该系统的光谱数据,团队得以利用这些信息来识别系统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他们成功辨认出了18种元素的存在,并确定了它们的相对丰度。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就好比一场“宇宙考古学”的实践。恒星核心产生的元素种类和数量,取决于这颗恒星最初的质量和化学构成。通过细致分析这18种元素的种类及其丰度比例,研究团队得以反向推演出那颗诞生了黑洞的“前身”恒星的特征。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们的计算结果令人惊讶:这颗“前身”恒星的质量竟然高达太阳的25倍,远超它如今的伴星。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发现意味着,原始恒星的大部分物质,要么在最初的超新星爆发中被抛射出去,要么在系统后续演化过程中被恒星风逐渐吹散,最终散入浩瀚的星际空间。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种“重构”历史的方法,为天文学家研究双星系统如何演化,以及大质量恒星如何最终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未来,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天体系统,无疑将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模拟濒死恒星的动态过程,揭开更多宇宙深处的奥秘。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BALI 编辑发布。x1n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哈雷彗星“泪洒”地球,宝瓶座流星雨6日极大
  • 中医、历法、天文、易学相关文集
  • @天文爱好者,宝瓶座流星雨极大今日登场!精彩壮观不容错
  • 天文奇观!一起去西半球看2022年首次月全食→
  • 云南天文台研制的“全天信息采集系统”在南极中山站投
  • 太空最大相机、我国最贵空间天文设施,明年发射
  • 《行星的故事》:全景展现40亿年天体地质学奇迹的天文科
  • 只要有40%把握都不曾放弃,何况我们
  • 重大消息发布
  • “九星连珠日,灾难来临时”,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