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游戏分析机构Invest Game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游戏市场的并购中,交易数量同比减少21%,只有126笔交易完成,但是交易价值却同比增加36%,达到311亿美元,且尚不包括诸如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这类已公布未完成的交易。
在2022年至今完成的交易中,接近71%的交易额都是由5笔大宗交易贡献,包括Zynga、Asmodee、任天堂、Playtika和Sumo Group等公司。
由此可见,游戏大厂之间的整合力度正在加大。事实上,当前中国游戏市场面临压力的同时,在美国、日本等全球主要游戏市场同步经历增速放缓的压力,而游戏公司更是不约而同地都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特别是游戏大厂纷纷开启交易模式,通过并购、入股等方式,在海外布局。
三七互娱方面表示,全球游戏增速大盘放缓,出海成为国内几乎所有游戏厂商的发展趋势,海外竞争一定会加剧。
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海外市场,国内游戏公司又将如何突围?这成为众多游戏厂商需要翻越的一座大山。
对此,某游戏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海外市场相对国内还有一些没有被充分开发的领域。并且,随着游戏品类的变化,也会对当地游戏市场产生影响,进而打开市场。能够精准把控目标市场的变化对打开当地市场是有帮助的。”
记者注意到,在昆仑万维(300418.SZ)的营收中,74%来源于海外市场,早早将目光投向海外也让其积累了丰富的出海经验。
昆仑万维方面表示,出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差异,以及渠道资源匮乏、推广难度较大、运营成本较高等多重挑战。这就要求企业进一步提高运营的精细程度,熟悉并牢牢把握当地用户的风俗习惯与喜好禁忌,在不同的市场践行好本地化运营策略,服务好当地用户。此外,为满足用户丰富多样的社交需求,产品在基础的传统社交功能上不断开发添加新的玩法,丰富社交场景,从而承接各类型用户。
三七互娱方面提到,相比当地厂商,其会更深入钻研市场、用户,更愿意放下身段做当地厂商未必愿意做的事,中国厂商更为勤劳,虽然未必能做出颠覆性创新,但能做出微创新,在精细化运营上具备优势。
记者注意到,当前,国内游戏公司正在大力推进针对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研发。
三七互娱方面表示,近年来该公司专门针对海外做产品,让研发团队对海外市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研发的同事也要了解海外用户需求,发行团队成为对接海外用户和研发团队的桥梁。“例如针对不同地区上线不同版本,对研发团队而言实际上是比较大的挑战。公司也是基于过去的经验、过去交的学费,才能实现海外不同地区的版本都有比较好的成绩。”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