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想打开 黑暗之魂3
硬核动作游戏,是指那些难度超高,稍有不慎就会"大侠请重新来过"的游戏。而黑暗之魂系列,因为其神一般出色的游戏性与操作感,于硬核动作游戏界被奉为圭臬,以至于硬核动作游戏很多时候都被称之为"魂like"游戏。
飞机便是硬核动作游戏粉,经常安利我此类游戏——尤其是黑魂3。
然而我却真正再也不想打开它。原因无他,为菜而已。
其实我并不认为我的游戏水平非常菜。论动作类操作,好歹《怪物猎人:世界》里我也能抡起大锤锤爆咩咩子;论手速,好歹我曾经DOTA里用过地卜师一打三的选手。
可能我对黑魂如此抵触,恰恰是因为外界对它毫不吝惜的赞誉,同我实际体验下来产生的落差感。
黑魂刻意隐去的对于新手的指引。在我踉跄地打赢第一个boss,见到了传火女之后,出城兜兜转转,迷了路,不小心碰到一位赤裸上身,手拿太刀的老哥。他出刀利索,伤害爆炸,动作很帅,一看就是个狠人。我看他卡在一条小路上,要想过去,只能打到他。可总是三两下就被他撂倒,搞得我非常烦躁。在接下来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无数次的尝试后,这哥们儿倒下的一瞬间,我没有丝毫的犹豫,退出并删除了游戏。
后来飞机跟我说才知道这个小boss叫"太刀哥",卡死了无数新手,而且其实可以绕过去的。我也查到很多人在打败他之后的喜悦与顿悟,觉得战胜了自我。
请原谅我无法感同身受。我对于黑魂所有的记忆,只有他每招的角度、破绽,和我当时一头焦躁的热汗。
还是那句话,游戏的缘分大抵如此吧。
不过我并没有抵触硬核游戏内在的乐趣,恰恰相反,我最近正在计划玩《只狼》,再一次尝试挑战自我。
如果上天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可能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人生中总有些事情可能是你一辈子也无法接受的,我也相信,这个社会的包容性能够高到完全可以容得下不热爱的声音。
毕竟游戏而已,有的时候,开心就好。
认识了很多朋友 炉石传说
2013年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获奖电影《寻找小糖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
美国的一个蓝领工人,爱音乐、好写歌,偶然间被经纪公司挖掘,发行了两张唱片,然而销量不佳,本人也一直默默无闻,继续当着建筑工人。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地球的另一边,南非,他的专辑有着惊人的50万销量,风靡全国。南非人民把他和滚石乐队相提并论,奉为神明。
如果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你自己,这种感觉是不是特别奇妙?
我曾经也小小地体验过一次。
2015年,那时我还在上班,曾经在一个炉石的咨询APP上写过一个小专栏,内容是关于看卡牌图片编故事的。结合炉石轻松戏谑的卡牌的原画和设计,用卡牌图画编故事,把里边的人和事写得很搞笑、很市侩。属于周边性质的脑洞小文章。
我记得当时坚持了有两个多月吧,结果因为稿费给得太少,小编要求又越来越多,最终放弃了。
后来慢慢计划和准备留学的事情,对于这个小插曲也逐渐淡忘了,炉石也是因为为了准备出国,弃坑了好久。大概2017年初的时候,当时学校的offer已经下来,准备工作也都做好了。闲来无事,偶然间重新打开炉石传说,却发现无数的好友申请。
我加了其中一个人,他即刻私信我让我加他QQ。我好奇加上他之后,他字里行间都极度兴奋,把我拉到一个200人的群,并向我解释,这个群里的所有人都是我文章的粉丝!
那个瞬间我整个人都蒙了。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仿佛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在一群人的喜爱中,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后来的故事有些可惜,毕竟那个专栏很久不再写了,我当时也要准备出国了,大概持续了小半个月热闹的寒暄后,群便随着炉石热度的褪去,逐渐冷清、解散了。其实挺后悔,当初有一个流量顶峰的时机,我却没有好好把握,可能也是因我自己的矛盾吧,虽然极度渴望被喜爱与认可,却又同时渴望着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