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论你在网上发表什么观点和看法,总有人跳出来一通乱杠。
而且不论我们如何反驳,杠精们总有自成体系的一套逻辑,他们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有时让你怀疑你们接受的不是同一个九年义务教育。
如果你跟杠精理论甚至对喷,那么恭喜你,你可能会陷入泥沼之中,因为你永远无法说服杠精。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说不过杠精?
是你的思维不够缜密,逻辑不够清晰,论点不够有力吗?
非也,是因为杠精们陷入了“信息茧房”里,而你,也有可能身处一个更大的信息茧房,你之所以看不起杠精,也许是因为你的“信息茧房”兼容了他的罢了。
举个例子:
假定A和B获取信息的渠道只有短视频平台,他们每天花3小时刷短视频,那么这两个人很可能处在不同的世界观里。A的兴趣标签是美女、明星、综艺;B 的兴趣标签是商业、时事评论、哲学理论,那么平台会根据他们的喜好定向推送垂直内容,他们在各自喜欢的领域里刷得幸福又满足。
突然有一天他们在同一个视频里遇见了——“某某小鲜肉人设崩塌,婚内出轨”,刚好这位明星又是A的偶像,A先在评论里发表了对此明星的热爱和追捧,表示完美的某某肯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刚好B也看到了这条评论,并从“凡是综艺必有剧本”、“负面新闻只是炒作流量罢了”等行业角度进行了分析。
由于B揭穿了行业逻辑,让A心中爱慕的偶像形象一落千丈,他无法接受自己深信的偶像只是在公众面前演戏,于是两个人杠了起来。
而B虽然对一些行业有着一知半解,但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某一行业的相关知识,只是听一些大V讲了一些骇人听闻的理论,便以为自己全知全能。在别人提出一些专业的问题时,B也不能给出专业的解答,于是A和B的争执最终也没有分出胜负。
说到这里,我们引入一个“信息茧房”的概念: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又称网络茧房,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提出的对于网络信息时代对民主的破坏的理论假说。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人们畅游在信息的海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下降,很难像过去一样对人们的议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信息,从而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一份量身定制的我的日报。这种“我的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最终导致人们过度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呈现出定式化、程序化、僵硬化,最终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
在算法推荐的“喂养”下,两个人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他们获得的也仅仅是自己喜欢的内容,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他们一概不看。
A只看到偶像光鲜亮丽的外表,沉迷于虚构出来的人设,B只专注于底层逻辑,忽略了偶像与粉丝之间良性的互动,简单粗暴地将所有现象归结为“行业内幕”。
他们都失去了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思维变得定式化、程序化。他们像是两个不同的群体,相互之间少有交集(信息茧房带来的群体极端化);
在互联网中,A和B与各自圈子主要通过虚拟平台进行交流,直接接触交流机会逐渐减少,共同经验也因此减少,不同意见群之间的冲突将会上升。当人们把乐意看到的信息事先过滤掉的时候,就难以理解和同情异己的观点和价值观。(信息茧房导致社会黏性减少)
在A的圈子里,B没有任何发言权,但凡有任何怀疑他们偶像的言论,便会遭到对方圈子的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