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夜晚,我们陪你阅读;1000个夜晚,我们陪你思考;1000个夜晚,我们陪你成长。”这是“小镜子心语”网络电台在第1000期特别节目视频发布中的开始语,也是“小镜子心语”从成立至今坚守的初心和服务的核心。
“小镜子心语”创始人系广汉市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张晓静,语文高级教师。“解决众多家庭课外辅导孩子阅读的后顾之忧,为孩子阅读点亮一盏心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2015年11月12日,首期“小镜子心语”网络电台正式上线,这款利用“互联网+阅读”的专题节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不少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截至2019年6月5日,该节目已连续推送1284期,涵盖故事推荐及感悟、佳作赏析及教师点评、名言积累及赏析、趣味语文、听力测试等内容,累计阅读量突破100万人次,固定用户超过1万个家庭。
一座内涵丰富的空中课堂
可喜变化纷至沓来:主播团队从最初张晓静的“单打独斗”,发展到如今的30余人,包括省、市级教学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参与节目选材、录制、编辑、推荐的人数已超过1万人次,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贤达、爱心人士等;节目由广汉本土,拓展至德阳、成都等川内多地,并经支教教师推荐,相继落户凉山州的美姑县、金阳县的近30所学校;四川省教科院专家刘晓军、四川省特级教师冯学敏、南京晓庄学院教授王宗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凤霞等众多教育“大咖”成为“小镜子心语”的顾问并通过线上线下给予倾力指导。
坚守阅读初心,不断推陈出新,张晓静带领团队将思考付诸行动。他们聚焦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坚定厚植学生文化自信,相继推出春节篇、清明篇、端午篇、尊师篇、重阳篇等特别节目;与当地妇联、民政、团委、文旅、关工委等市级部门联袂开展留守儿童帮扶、社区亲子互动等线下爱心公益活动,“中江小姐妹”“轮椅小男孩”“居家陪孤儿”“爱洒大凉山”等多项帮扶项目落地,传递着“小镜子心语”阅读滋润心灵、点亮成长心灯的力量。朋友圈不断扩大,影响力与日俱增,“小镜子心语”相继受到《新华网》《中新网》《四川日报》等数十家国省市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四川省教科院专家、网络电台学术顾问刘晓军说:“小镜子心语”在坚守以文化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四川省特级教师冯学敏和张国新评价说:“小镜子心语”是一座内涵丰富的空中课堂,老师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独辟蹊径地为全国家长和师生服务,提供了有益而丰富的精神食粮。
“小镜子心语”带领学生、家长一起音读分享
一群无私奉献的“傻子”
网络电台的工作琐碎繁杂,每天短短的一刻钟时间的节目,从编辑策划到录播制作再到上传平台要花去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各种特别节目的内容更多、制作要求更加严格、精细,每期节目从开始到完成往往要花去近10个小时的时间。项目实施以来,看到团队的主播老师们没日没夜地一心扑在了小镜子心语的阅读节目的录播制作工作中,当听说团队的成员几年来每天披星戴月乐此不疲竟然没有任何报酬时,很多人感到难以不解,甚至很多人觉得他们是一群不知道为自己谋福利的傻子。
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要持之以恒做好这件事情,团队的成员必须精诚团结共同努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的每个成员在各自的单位都有繁重的工作,或是业务骨干,或是管理干部,每个人都是在完成了本单位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晚上和周末,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牺牲了照顾家庭的时间,牺牲了所有的娱乐兴趣来坚持做这项工作。这其中有很多的瞬间让师生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