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带来的营收也能翻十倍就是180亿元,其中增量收入相当于2021年海螺水泥1679亿营收的10%,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当然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因为环保限制等因素,导致骨料资源价格飙升。疫情前水泥业高增长的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涨价!
商品混凝土
2021年,全国混凝土产量32.93亿方,同比上升6.9%。混凝土市场金额规模要超过水泥和骨料,由于处在产业链末端同时没有太大的竞争壁垒,导致整个混凝土行业毛利率都偏低。
去年海螺水泥的混泥土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6.03%,毛利率19.14%,是海螺自产品中毛利率最低的品种;商品混泥土新增产能1050万立方米,总产能为1470万立方米。

天山水泥,商品混凝土收入485.62亿元(同比-0.05%),毛利率14.71%,产能4.2亿方;
华新水泥,商品混凝土收入31.75亿元(同比+68.94%),毛利率18.80%,产能4380万方;
海螺混凝土业务,无论收入规模,还是实际产能,与天山和华新都有较大差距,甚至也不及二线的上峰、塔牌等。
受其产业链决定,商混业务较易受上游水泥骨料和下游建筑行业两端挤压,面临应收账款多、回款难的问题。
从2017年的129万元收入,到去年的2亿元,同时2022年预计新增(不含并购)商品混凝土产能1020万方,说明公司在商混业务一直延续谨慎风格。
从产量上看:水泥熟料增长缓慢,骨料将是中短期内的增长极,商混仍在谨慎探索中。
从价格上看:水泥熟料、骨料、商品混泥土都属于高度同质化产品,企业难以通过品牌或差异化方式进行提价。
从需求上看:水泥需求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三要素去年表现怎么样,大伙都心知肚明……
从成本上看,前面谈的“T战略”让公司具有运输成本优势,而在原材料成本中,水泥熟料原料中70%的石灰石,以及砂石骨料,都指向:矿山资源!
矿山资源
安徽是石灰岩资源大省,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22亿吨,占全国总量10%。背靠安徽丰富的石灰岩资源,海螺水泥较早便大幅收购石灰石矿产资源。
截止2021年末,公司采矿权账面价值106.74亿元,较上年增长34.94%

天山水泥,2020年采矿权157亿元,2021年为217亿元,同比增加38%;
华润水泥,2020年采矿权15亿港币,2021年为110亿港币,同比增加633%;
华新水泥,2020年采矿权15亿元,2021年为41亿元,同比增加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