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和武汉已经为大家试探过决心了,还是很坚决的。
为什么会被叫停,其实原因很直接,那就是这两个城市的调控,已经有放松和扩大流动盘的动作了。
南京市是放开二手房限购。武汉也是区域放开限购。
和南京直接叫停不一样,武汉的限购取消其实已经实施。
博弈的挺精彩。当然这样的冒险和尝试也说明了这些城市的楼市压力和财政紧张。
之所以这么敏感微妙,从国家的角度和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城市的角度来看,放开限购,对于新一线城市来说,认为可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信心;
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严控流通盘,保障存量房价值,刺激增量房转化,安全第一。
在信心和预期不足的情况下,放开流通盘,有出现踩踏下跌的风险,这个在我写南京的调控文章里面已经分析过了。
现在武汉的做法就比较头铁了,继续执行。

图片来源:网络
更微妙了,能不能理解成为在整体经济疲弱期,单凭房贷利率下降等手段,已经不足以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的大背景下,国家也想用武汉做个试点观察城市呢?
当然,南京就比较难受了,出头鸟的代价是躲不掉了。
这很精彩,值得关注。后续武汉放开限购以后的政策走向和市场反馈,非常具有趋势和政策意义。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4
禁止有可能产生“次贷危机”的杠杆错配,是金融系统的底线
最后还有一条底线,不得不说,是针对楼市的金融底线,那就是杠杆风险:
4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早已被禁止的“接力贷”又在广州某些银行悄然启动。
“接力贷”,指用父母购房资格买房,父母作为主贷款人和子女一起承担还贷责任。据报道,“接力贷”的主贷款人年龄需要在18到65岁之间,按子女年龄最长贷30年,父母+子女流水满足月供两倍以上,首套利率最低5.4%,二套5.6%。
事实上,“接力贷”早已不是新事物。最早在2006年,“接力贷”就曾现身多家大型商业银行;上一次引发广泛讨论是在2019年,杭州某银行推出一款可贷到80周岁的“接力贷”产品。
虽然从设计初衷来讲,“接力贷”可以让原来的还款周期延长,意味着每月更低的还款额度,借贷人的还款压力也会减少。但事实上,这会影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
绕开限购、限贷政策漏洞的“接力贷”长期处于灰色地带,也在广州等地被明令禁止。
本次重出江湖更是不到24小时,当日深夜就被紧急叫停。
银行赚钱和开展业务,也要讲究底线,特别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本质和根源就是将杠杆加到了大量不具备偿还能力群体头上)前车之鉴,出于银行自身业务需求推出的金融接力贷,本质上也是在向居民家庭加杠杆,而且还是那种转移风险的杠杆。
之所以需要接力,主要是因为购房人首付能力和贷款月供能力不足,在接力贷中,当父母的资金需要支付医疗等其他费用时,可能会造成对子女的支持力度下降,进而造成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下降,严格来意义上讲是一种需求的过度刺激。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