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居民财富的含义和测算方法
1.1 什么是财富?
1.2 居民财富测算方法
2中国居民财富有多少?
2.1 中国居民总财富近700万亿元,户均约134.4万元
2.2 财富结构中,中国居民实物资产占比近七成,金融投资市场仍待开发
2.3 金融资产结构中,中国居民现金和存款超一半
3 中国居民财富格局与挑战
3.1 居民端:高净值人群是重头戏,大众财富需求尚未满足
3.2 产品端:多元化、分散性不足,抗通胀、抗风险能力不足
3.3 机构端:大资管时代,从“销售为王”到“客户为王”
4 前景展望与启示
4.1 中国居民财富六大前景:居民财富增长空间仍大,共同富裕助力普惠金融
4.2 对个人投资者的启示:关注硬通货和大类资产配置
正文
1 居民财富的含义和测算方法
1.1 什么是财富?
人们对财富的认知经历了“物质—货币—价值”三种形式。
早期对财富的理解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有用即财富”,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财富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因为它只是有用,而且是因为其他事物而有用”。
随着重商主义兴起,重商主义学派将金银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金钱即财富”,只有贸易顺差才能给国家带来财富,因此常常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古典学派认为能产生价值的劳动、土地等要素均创造财富。“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李嘉图认为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的总量,因此提倡分工和自由贸易;萨伊认为资本、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价值和财富。
在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下,财富不等同于货币、收入或GDP等概念,财富形式更加多元。按照资产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可以将财富划分为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通货及存款、居民理财、股票、债券、基金、信托、保险、黄金等;实物资产以不动产为主。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一般是影响居民财富变动的主要因素。
1.2居民财富测算方法
学界对居民财富测算方法主要分为宏观测算和微观调研。
宏观测算法借助公开发布的各类资产规模以及居民持有份额进行估算。代表成果有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编撰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这种方法较为直接,易追溯和验证,缺点是颗粒度不足,对地域、职业等难以细分。
微观调研法以问卷形式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编制财富指数或者借助洛伦兹曲线估算居民财富总量。编撰财富指数的代表机构有新湖财富植信投资研究院的“植信中国财富指数”、交通银行&尼尔森的“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借助洛伦兹曲线估算居民财富总量的机构有招商银行&贝恩的《202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兴业银行&BCG的《中国私人银行2017》。这种方法自下而上,颗粒度高,能精准覆盖部分人群,但推测总体财富时估算成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