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去年完成两轮融资后,极兔的现金流问题缓解了,服务质量的老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极兔的服务仍然在最新的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排名垫底。有加盟商指出,极兔的罚款的名目繁多,比如漏扫处罚、上传不及时、退转件不及时等,对于加盟商的管理简单粗暴。
据报道,极兔内部的对标对象不是市值几百亿美元量级的四通一达或者顺丰,而是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美国物流巨头UPS,其企业愿景是成为“第一家成功地将中国快递的先进经验输出到全球的公司”。

美国UPS是极兔内部选择的对标企业
但显然,市场口碑似乎并不认可极兔的服务质量和运营经验,也很难将其与物流巨头UPS等量齐观。即使是在国内市场将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到第二梯队的水平,也需要加强网点、仓储、干线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时间内也不容易见效。
因此,无论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还是出于自身盈亏平衡的角度,极兔的战略重心都应该转向修炼内功和补足短板。要对标UPS,超过顺丰和“四通一达”,极兔目前最大的短板并不是规模,而是质量和效率。
值得警惕的是,国内快递企业的价格战似乎又有重燃的势头。根据双壹咨询的调研,自今年2月以来,国内快递市场的价格指数一直稳中有升,逐渐回暖,但从5月份即开始“转跌”。尤其电商件,5月份下降了0.16元,幅度较为明显。

服务的同质化和竞争必然导致价格战
虽然多家快递企业都在近期表态不会打价格战,但要在CR8超过80%的市场格局当中,形成价格上的某种“共谋”非常难,价格仍将是快递公司们少有的拿得出手的差异化竞争手段。尤其是在整个市场陷入存量竞争的状态下,一定程度的价格战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好消息是,在政策监管的背景下,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已经有了一层安全垫,以往为了扩大规模而采取的击穿成本的低价战争,大概率不会再重演了。如何打一场“有质量的价格战”,才是极兔要面临的现实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