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5套豪宅法拍房突遭撤回!484套房被强制法拍抵债背后,宝能集团流动性危机仍待化解
自救“渡劫”未果
484套房产沦为法拍房的背后,是宝能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负面缠身的窘境。
2021年年中,宝能集团陆续传出理财产品违约、裁员减薪等负面消息。当年8月20日,宝能集团旗下金融投资平台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盛华”)发布公告,坦言宝能集团作为融资人发行的“中国民生信托-至信651号宝能投资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及部分宝能旗下金交所理财产品未能足额按期偿还,存在部分逾期现象,宝能集团遭遇流动性危机的情况被公之于众。
之后,2021年10月19日,由宝能集团间接控股的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872.SH,以下简称“中炬高新”)在公告中透露,目前宝能集团紧迫的流动性资金缺口约200亿元,包括所有理财产品兑付合计83.49亿元;较为急迫的工程款等需要支付26亿元;部分紧迫的经营款项及到期本息约85亿元。
截至2021年9月底,宝能集团合并报表总资产约8300亿元,剔除并表金融资产及负债后集团总资产约4300亿元,有息负债合计为1927亿元,对外担保余额308亿元。
上述公告指出,面对“暂时性资金周转困难”,宝能集团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其中包括正在推动加大房地产业务的销售,同时推动深圳宝能中心、旧改项目,前海优质项目、物流园资产包项目等位于上海、深圳、广州的8大资产项目出售,评估价值超1000亿元,预计3-4个月内回款约200亿元。但据克而瑞数据,2021年宝能地产全口径销售额仅为130.8亿元,位列第144位。
此外,宝能集团还相继降低在华侨城、合肥百货、格力电器持有的股权比例,通过减持变现。其中,2021年10月,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钜盛华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所持华侨城A不超过1.64亿股,预估套现约12亿元。
2022年以来,姚振华数次露面稳定军心,强调“集团有信心尽快解决流动性问题”,但萦绕在宝能集团头上的阴霾仍未散去:据“企查查”平台统计,宝能旗下多家企业出现被执行以及限制高消费等状况,涉及金额庞大。其中,截至6月30日《华夏时报》记者发稿,仅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就被执行12次,被执行总金额153.60亿元。
今年内,宝能系旗下企业所持股份更是屡遭司法拍卖。例如,今年2月20日,中炬高新公告,因与西藏银行、拉萨宝创金融8亿元借款合同纠纷事宜,公司控股股东中山润田所持有的公司非限售流通股2724.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2%)将被司法处置;6月16日,韶能股份公告,第一大股东华利通被司法拍卖的约1.42亿股,由深圳方富实业以13.05亿元竞得成为新任第一大股东。据公开资料,华利通为宝能二级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6月中旬,有市场传闻称,宝能将迎来国、央企“白武士”。另有消息称,华润集团或将收购中炬高新,并将其更名为“厨邦味业”。不过,中炬高新证券部人士回应媒体称公司未接到相关华润方面的信息,目前公司实控人仍为姚振华,但姚振华并不参与公司经营方面事务。
而就宝能城法拍房何时重启拍卖、集团解决流动性危机目前的进展及解决规划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近期分别向宝能集团官网及微信公号发布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宝能集团、宝能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宝能控股(中国)有限公司等公布的联系电话亦无人接听或是空号。6月30日,唯一拨通的深圳六金投资有限公司电话在接通后被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