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家银行均已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末,四川银行总资产为1848.20亿元,山西银行资产规模达2961.82亿元,辽沈银行则为2250亿元。数据显示,四川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324.22亿元和1015.43亿元,存贷比为76.68%;山西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61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206亿元,存贷比为73.16%;辽沈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36亿元和214亿元,存贷比仅为11.1%。

*三家银行资产情况,根据银行年报数据制图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为79.69%。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报告指出,从商业银行盈利角度看,贷存比越高意味其生息资产越多,负债成本越少,相应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则意味银行盈利能力较弱。以各银行存贷款情况来看,三家银行存贷比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但四川银行及山西银行盈利能力略胜一筹。
盈利普遍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家银行中,有两家银行净利出现亏损情况。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7.05亿元、-46.73亿元;辽沈银行全年营业收入为-4.74亿元,净利润-11.9亿元,至于稍早成立的四川银行,2021年,其营业收入为35.1亿元,同比增长61.1%;净利润为6.2亿元,较去年增长89.97%。

*三家银行营收净利情况,根据银行年报数据制图
针对合并重组银行净利润普遍出现亏损情况,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一般进行并购重组的银行,原有银行业务领域效益并不太好,并购后效益仍然维持现状实属正常;且目前重组合并银行基本属于相同领域的并购,或缺乏一定互补性。
在周茂华看来,中小银行在兼并重组中面临治理方面挑战,“若中小银行重组后人员与管理不能有效整合,就难以实现股权结构优化、降低潜在风险、提升经营效率等目标,只是虚增规模,可能出现‘1+1<2’情况”。
面对净利亏损问题,在年报中,辽沈银行称系息差倒挂所致;山西银行则表示,为前瞻性消化风险,银行主动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根据会计准则及监管要求补提减值准备48.15亿元。
而资产质量方面,山西银行及辽沈银行目前仍存在一定规模不良资产有待处置。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3.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29%;辽沈银行不良贷款金额为12.88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6.02%。四川银行在成立之际,即已妥善处置不良资产,不良贷款率由2020年的2.11%降至2020年年末的1.59%。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长汉向记者表示,商业银行应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方法包括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强化不良贷款的催收和处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