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妍 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自疫情影响以来,城商行的日子就不太好过。
近期,部分城商行公布2021年业绩,「消费金融频道」发现,城商行之间的业绩也呈现两极分化,早期顺利走通“更名-跨区域扩张-上市”道路的城商行,部分已经跨过万亿银行门槛,而错过跑马圈地阶段的城商行,由于沉疴旧疾,甚至出现负增长。
随着监管的加剧,早期异地展业以及通过互联网展业的城商行展业之路被堵死,高息揽储后,贷款放给谁以及怎么放成为城商行新一轮业务重点。
营收利润负增长
近期,辽沈银行披露了2021年度报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不良率也居高不下。
2021年,辽沈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2250.13亿元,负债总额为2061.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02%,拨备覆盖率为600.13%。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辽沈银行表示,这主要是息差倒挂导致,后续将改善息差,力争用一至两年时间全面化解流动性风险、用三年时间实现扭亏为盈、用三年时间修复资产负债表。
传统认知中,钱存放的时间越长,收益应该越高,但息差倒挂的现象相反,钱存放时间长,收益反而低。辽沈银行正是遇到这种情况,高息揽储后,发放贷款规模以及盈利未能实现增长。
财报数据来看2021年辽沈银行吸收存款1936.29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仅为214.47亿元。仅为存款的1成,实属罕见。
即使发放贷款如此之低,辽沈银行的不良率高达6.02%。目前上市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在0.77%-1.85%之间,而辽沈银行6.02%的不良率明显高于这个区间,高不良率代表着其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都存在欠缺。
此外,辽沈银行高拨备率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拨备率越高代表着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但也意味着盈利的空间越小。目前几家上市城商的平均拨备覆盖率为156.58%-567.71%之间,辽沈银行600.13%在这个区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