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银行目前的窘境历史渊源占很大一部分。2021年初,辽宁省政府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合并辽宁省内12家相关城市商业银行。该年6月,辽沈银行正式开业。
成立后的辽沈银行继续合并吸收省内城商行,包括营口沿海银行、辽阳银行,并承接营口沿海银行、辽阳银行清产核资后的有效资产、全部负债、业务、所有网点和员工。虽然此举能够迅速壮大辽沈银行,但由于早期这些城商行不规范经营带来的大量不良资产等历史问题,也要辽沈银行一并擦屁股。
同样合并重组不久的四川银行,虽然资产总量上不及辽沈银行,但在整个业务基本面上先一步站稳脚跟。
2021年,四川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5.1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0亿元,实现双增长。
此外,四川银行2021年资产总额为1848.20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015.43亿元,负债总额1535.50亿元,吸收存款1324.2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拨备覆盖率为319.93%,整个公司处于稳定向好的态势。
城商行的出路在哪里
随着监管条例下发对城商行放贷约束、疫情影响、大行业务下沉三座大山的持续推进,城商行不仅要面对揽储压力,还要解决高息揽储的资金,如何稳健放贷出去的压力。
2020年10月,央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在业务经营规则中提到,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区域性商业银行应当在住所地范围内依法开展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跨区域展业。
3个月后,银保监会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要坚守发展定位,确保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存款业务,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
仅上条通知过后一个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这条规定直接让大部分借助互联网异地开拓市场、获取新客源的城商行,不得不斩断伸长的触手。
4个月内,城商行赚快钱的捷径被堵死。此前在城商行零售业绩快速提升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对接网络助贷平台,这种模式下不需要开发复杂的产品,仅提供资金,就可以快速大量的异地客户。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风险的传染,加剧地区间资金流向的不平衡,同质化竞争也十分严重,不符合监管对城商行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