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内部治理改善显著,产品结构持续丰富
作为地方国企,公司在中国化工行业大发展的黄金年代中选择了高杠杆快速扩张,成就 了公司自 2001 年营业收入 3.94 亿元增长至 2012 年 193 亿元的神话。然而在粗犷的发展 中没有做好内部管理和节能降耗也为公司埋下隐患。自 2012 年开始,化工大周期下行, 公司无力抵御下行风险,高成本高杠杆致使诸多隐患暴露,业绩下行。2017 年,伴随着 新疆宜化因事故停产,公司和宜化集团均陷入至暗时刻,宜昌市政府接管,高层换血。
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公司在巨亏之下留得生机,自 2018 年开启改革新征程,内 部治理效果显著。其一,公司的安全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自 2018 年以来,公司不断完善 安全生产体系。截至 2021 年底,已有 9 家子公司取得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生产事 故频率降低明显的同时安全制度建设仍有完善空间。环保方面,相比 2008 年至 2017 年 以来几乎为零的环保设施更新,公司体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主动开展多项环保相关研 发,同时投身到长江沿岸磷化工整治等工程中,2019 年公司全年环保投入约 1.03 亿元。
其二,公司稳定发展节奏,主动剥离不良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进而持续优化财务费 用支出。2018 年之后公司停止盲目扩张,保持稳定且较低水平的资产支出。据 wind 公 开并购记录统计,公司 2018 年以来共计出售及交易相关子公司股权 11 次。2018 年公司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首次转正,2021 年正流入 10.61 亿元,创下 2003 年以来历 史新高,当年收回投资取得的现金 17.76 亿。2022 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 78.51%,相 较 2017 年最高点下降 16.67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 1.41%,相比 2017 全年下降 7.40 个百分点,相比 2016 年下降 4.77 个百分点。
公司在三大化工产业链布局的主营产品分别为尿素(煤化工),磷酸二铵(磷化工),PVC 和烧碱(氯碱化工)。按营收划分,2021 年度化学肥料(主要产品为尿素和磷铵)占总 收入的 40.15%,氯碱产品(主要产品为 PVC 和烧碱)占 39.54%。按毛利划分,2021 年 度化学肥料占总毛利的 50.88%,氯碱产品占 32.17%,自 2018 年以来,三大化工产业链 齐头并进,其中化学肥料产品是公司最为稳定和核心的利润来源。(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四)国资背景加持,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
公司核心管理层深耕公司内部管理多年,核心管理层大多数具有湖北宜化集团工作经历, 与集团共成长。现任董事长卞平官先生具有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历,曾担任宜 化集团内部多处要职。除强炜先生持有公司股份 5.37 万股外,公司核心管理层均不持有 公司股份。公司实控人为宜昌国资委,持有公司大股东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 的股份。

二、化肥行业景气高企,公司业绩弹性显著
当前粮价高位驱动化肥行业需求提升,同时短期地缘紧张态势叠加国内出口法检限制使 得化肥供给趋紧,另有能源价格上涨催化化肥成本上行。而从长期看,国内化肥“零增 长”及磷化工供给侧改革推进使得行业竞争格局持续向好。在供需双驱动下,我们判断 此轮化肥景气周期有望维持 1-2 年。公司具备 156 万吨尿素和 126 万吨磷酸二铵产能。 其中尿素产能地处新疆和内蒙,具备原料成本端优势;磷酸二铵产能地处湖北,靠近磷 矿资源端的同时,交运优势显著。公司充足的化肥产能有望充分受益于此轮高景气周期。
(一)粮食价格上行拉动化肥需求提升
通胀压力叠加全球粮食供给紧张,全球粮价自 2020 年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当前国内农 产品现货价格已触及十年来高位,而海外粮食及化肥价格指数已超过 2008 年高点。在粮价上涨的背景下,农民对未来种植预期提高,同时手头周转现金增加,故种植积极性及 农资使用意愿增强,进而拉动化肥需求增长。同时,当前国内外化肥库存低位,而海外 施肥旺季及国内秋季备肥季即将到来,库存低位叠加农民需求提升,我们预期化肥行业 高景气有望延续 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