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步一步从低端商场跳到中端,再到高端。去年9月份杭州大厦店开业,那里是全国排名前几位的高端商场,(生意)到10月才变好,当时疫苗也出来了,我真的很乐观,觉得再差也不会比去年差吧?股东们争着投钱,我们陆续签约八、九家商铺。开店要提前一、两年签约,签约后交保证金、设计费,钱都已经花了出去。
从南京疫情(注:2021年7月)开始,内蒙古、陕西、福建,整个疫情一直没断。去年年底有一家店装修好了没敢开,因为疫情反复,开业亏得更多,没信心了。
上海这波影响太大了。杭州乐堤港和七堡花园店停业一周,温州到处扫码,逛商场要戴口罩,进饭店也要戴,不戴口罩被查出来要罚款,中间因为防疫停业,房租也没减免。今年三、四、五三个月营业额才几万块,一个月亏10万。股东都被封在上海,也没信心,店多疫情再来一波就死翘翘了。六家店一个月要亏好几十万,现在留两个店,就少亏点嘛,不亏就是挣。
我没想到2022年会是这样的开端,如果能料到是这样,打死我都不会去开店。上个月(借网贷),我们自己得想办法(给员工发工资)。关店之后我的鱼来了,怎么办?只能当死鱼往批发市场上卖。
福州店没办法不开。100万已经花进去了,不开全打水漂,只能期待、祈祷。这两年福州没疫情,我就希望不要扩散(注:6月9日福州发现1例阳性,确诊病例在水产批发市场工作)。那一例出现在批发市场,我的鱼寄养在那里,只能临时换到宁德,找仓库自己养,成本高就高,最起码能保证开业。现在根本不能考虑(成本)问题,只要保证顺利营业就行。
猫姐 在河南新乡经营10年猫咪咖啡店
「没想到这是一个持久战」
我是当地第一个做猫咖的,开猫咖将近10年。最开始在市中心开了一家100平左右的猫咖,每天营业额能有1500块,成本也高,水电、员工工资和房租,每个月得两万多。2018年,我想给猫和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就搬到小院。
2018年中秋节前开张,到2019年底生意都很好,年底我花一万多块钱,把原来的老式窗户换成大的玻璃落地窗。当时家人劝我,手边留个钱,不能挣了都花掉。我说,没事,环境好了,客源营业额也会跟着好。装完之后效果确实好,那个月日均达到四、五百,对冬天来说,这个数量很可观。
但也就好了一个月,形势就严峻起来。大年初三街就封了,我一个人和十几只猫,在小院里待了近三个月。客户预订的私房菜取消了,一冰箱的肉和菜,刚好够我自己吃。
我是经历过非典的人,想着无非也就三个月,等之后恢复正常,自己稍微勤快一点,营业时间拉长就行。4月份解封,一直到国庆节,生意确实不错,我认为这就是报复性消费,搁家里两三个月,谁出来后都要疯玩疯跑。
我根本没想到这是一个持久战。情况好了半年,第一次闭店是在国庆节结束。我们离郑州很近,过一条黄河就到,那边一有疫情,我们都得关掉。接下来我就在疫情、闭店、疫情、闭店的循环里——今年上半年情况终于有所好转,全国疫情都不严重,又接种疫苗了,生意还算稳定,但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结果又来了一场洪水。7月开始新乡一直下雨,后面连着三天大暴雨,就像那种灾难片的山洪暴发。那天晚上雨特别大,我第一时间到厨房把猫粮抬到冰箱柜子上,然后回到猫房把猫往高处放。前后也就10分钟,屋子里的水已经漫到小腿,院子、厨房也全被泡了。我开始用猫砂堵门,根本堵不住,水往屋子里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