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记者联系到一家数字藏品平台开发者,其表示最低5万元就可以开发具有藏品发售功能的数字藏品平台,可交付源码和代办资质,“提供NFT发行、展示、获取、上链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7天就可上线。
老叶也有过被骗的遭遇。他曾和朋友凑了20多万元,在一家新平台购买了大量数字藏品,没想到平台却很快宣告破产,“到现在钱都没要回来。”
数字藏品市场趋冷? 行业亟待合规性
“相对半年前的火爆,数字藏品市场如今逐渐趋于冷静。”近半个月来,老叶发现身边玩数字藏品的朋友数量明显减少。让他肯定这一判断的是,此前每每将数字藏品挂在平台后,很快就有玩家主动咨询,而如今接连很长时间都少有人打听。
王雨也有着相似的感受。她所在的多个数字藏品群里曾经人声鼎沸,大家每天都会热情地讨论着市场动态,随着藏品价格波动欢呼或哀叹。现在发言的人越来越少,“以前每天打开微信,群里都会有上千条未读提醒。现在几天点进去一次,发现最多也就百来条。”
经历迅猛的爆发阶段后,数字藏品市场正在逐渐降温。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多位数字藏品平台从业者表示,不仅玩家市场遇冷,不少平台也纷纷宣告关停。
早在一个月前,恒生电子旗下数字藏品平台“予藏”发布业务关停公告,并表示用户可以选择保留藏品但仅提供观赏功能,或进行原价退款。
“无论是哪种选择,都让部分用户无法借‘转赠’名义进行私下交易,也意味着他们希望借数字藏品获利的想法彻底破灭。”同样在半年前入坑,如今却选择离场的玩家赵飞告诉记者,“很多玩家其实都是抱着获利的心态进场,在购买了数字藏品后除了转手销售,并不清楚还能做什么。现在先缓缓吧,等今后数字藏品价值‘升级’后再重新入局也不晚。至少无论在监管等方面都需要提升”。
数字藏品的金融化一直是监管重点。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数字藏品”之前通常被称为NFT作品,NFT为非同质化代币,与虚拟货币有高度联系,我国《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为了去除NFT的代币属性,NFT项目作品更名为“数字藏品”。
政策管控趋严,平台在合规性要求下对数字藏品炒作进行限制。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蚂蚁集团旗下数字藏品平台鲸探要求玩家需持有满180天后才能通过平台将数字藏品无偿转赠给好友。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数字藏品市场降温但远没到外界认为的“沉寂”阶段,要想焕发出第二春,行业需要摸索未来究竟在哪。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我国对于数字藏品炒作一直是高压监管。比如对数字藏品在二级市场流通交易划定红线。但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藏品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私下交易的二级市场无法完全禁止。
对于国内数字藏品的乱象,从国家层面要加强监管,完善立法,NFT技术是一种工具,要利用工具的特点,可以将NFT技术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结合,进行合理的利用。但仅仅依靠国家监管是不足的,投资人自身也要对数字藏品价格炒作保持警惕,拒绝当“韭菜”被人收割。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编辑 王进雨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