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206篇原创文章:
道理没人听,现实教做人。
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玩法,从未如此明确而又清晰,站在了一个时代的分水岭之上:
进入2022年下半年首月,上半年各项统计数据陆续公布,经济运行轮廓逐渐清晰。
7月14日,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数据显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36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4%。
这保持了此前的趋势,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来看:
2022年1月-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922亿元,同比下降29.5%;
1月-3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
1月-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012亿元,同比下降29.8%;
1月-5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8613亿元,同比下降28.7%。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相比于2021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87051亿元,同比增长3.5%的情况,2022年上半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持续减少。
土地财政历来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年更是如此。
一方面,今年以来,土地财政锐减。土地财政收入锐减不仅加大地方财政收支压力、约束城投平台杠杆,还对稳经济造成部分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国企、央企再次出手解围。在2022年萧条的土地拍卖市场中,国企、央企又一次冲在了前头。今年以来,中建系旗下多家公司逆势在京沪等城市大举拿地,年初至今拿地总金额已超500亿元。
此外,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央企也一改过往谨慎作风,高调拿地,保利发展还提出“进三争一”的目标。
另一方面,土地财政一直被认为是推高房价的帮凶之一,备受争议。
但是争议背后,是各地政府的管理成本,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福利和城市配套成本,以及……在追求GDP增量的年代,欠下的各种地方债务。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家不易,不足为外人知也。
时代变了,但是惯性还在,这就是所谓经济转型的阵痛根源所在。
这篇文章,基于现实和官方数据,和各位读者朋友们一起,有态度,有专业,有依有据地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2022年下半年,土地财政是否有反弹回暖的可能?
土地财政的缩水,对中国经济的复苏是否有影响?
如果未来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财政有什么替代方案?
土地财政的衰减,是否预示了中国房地产经济的衰退?
深入探讨,挖掘本质,发现趋势,把握方向,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