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布局,盒马为何如此“认真”卖酒?对此,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盒马布局精酿啤酒,更多是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商品差异化优势,“落脚点还是在零售经营上,而不是说盒马要转型做啤酒或进入啤酒赛道。”
鲍跃忠认为,现阶段,精酿啤酒开始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这些消费人群恰好是盒马的目标用户。”

宁波三十公里公司盒马精酿啤酒生产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婷 摄
沿街卖花、当垆卖酒 生鲜零售掀起“品类战”
继盒马之后,叮咚买菜也通过自有品牌入局了精酿啤酒赛道。
今年7月,叮咚买菜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叮咚买菜于近期推出了首个自有精酿啤酒品牌“1972农场”,主打只卖24小时的“日日鲜”精酿原浆鲜啤。据悉,2021年,叮咚买菜内部即成立了精酿啤酒商品专项组,专注精酿啤酒的商品开发。
而在相继入局精酿啤酒之前,生鲜零售平台还先后布局了鲜花品类。
2020年11月,叮咚买菜启动了鲜花服务;2021年5月20日,盒马鲜生宣布旗下鲜花品牌升级为“盒马花园”。
盒马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盒马,绣球挑起了今年七夕鲜花消费的大梁、过去两周销售同比去年翻了七倍。其中,最喜欢绣球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杭州、广州、上海和深圳。
除了鲜花及精酿啤酒之外,生鲜零售平台也加码了预制菜。易观分析提及,盒马2017年即推出预制菜品牌“盒马工坊”,从手工现做馄饨这一品类打入预制菜市场;叮咚买菜继C端的叮咚大满贯等自营品牌之后,今年3月推出B端预制菜品牌“朝气鲜食”。
7月消息,盒马甚至尝试自己养虾。据悉,经过三年的秘密孵化,盒马自有品牌“盒田虾”上市。盒马表示,这也是零售行业内首个尝试自己养虾,并真正实现活鲜的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农业项目。
这些迹象都在表明,对于生鲜零售平台而言,品类“品牌化”已经是当前的加码重点,也是其打造商品力的主要方式。
毕竟,在这些品类背后,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仅以精酿啤酒为例,浙商证券预测,预计到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消费量可达26亿升,渗透率为6.7%;精酿啤酒零售市场规模可达1040亿元;精酿啤酒出厂市场规模可达385亿元。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在微信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任何商业而言,最终都要落实在商品力上面。对于生鲜商品而言,初级农产品如想打造出商品力就得直插源头,从供应链上来打造商品力,“比如与鲜花的上游合作和全链路物流的冷链协作;从加工农产品而言,就是将终端消费市场的诉求更好地传递到上游,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体验。”
崔丽丽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这种直达上游源头的全链路协作管理能力、以及更好地将终端需求传导到上游生产环节创新产品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品牌IP的形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认知并进行强化,逐渐形成核心竞争力。
盒马找对路了吗?
或许是为了进一步奠定商品力优势,盒马在供应链上持续加码,逐渐变“实”。
7月,盒马正式启动了继华中供应链中心后的全国第二座供应链中心——盒马西南供应链中心。记者了解到,西南供应链中心的启动有望加速对西南省市的流通配送速度,通过自建供应链及供应链中心自设的中央厨房工厂,盒马对预制菜的布局也有望继续加速。
盒马全国央厨负责人黄海飞表示,未来希望70%的熟食产品是通过自有中央厨房产出,半成品菜的比例则希望达到100%,面食制品等的比例也希望达到70%~80%左右。
在农作物实现收获之前,盒马就试图介入生产环节。盒马村,即根据订单为盒马种植农产品的村庄,目前已经遍布各地。2021年年底,盒马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原若凡表示,盒马预计签约1000个“盒马村”、完成千亿采购。截至2022年年初,全国共有136个盒马村,涉19个省份。而如今,盒马村也建设到了海上。
即便如此,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鲜花品类还是精酿啤酒品类,抑或是预制菜,盒马的竞争对手都不少。仅以鲜花品类而言,除了生鲜零售平台之外,市面上还存在FlowerPlus花加、花点时间等垂直电商平台争夺市场空间。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包括盒马在内的生鲜零售平台,之所以持续加码商品力,更多是为了用户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