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很多人对今年的期望值,随着时间流逝,越变越低,这还不打紧,更多的人对明后年的信心也越来越不足。现在最大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前几天连华为任总也在内部的讲话中说,华为接下来两三年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去。
这个话在外面引起的反响很大,其实这不光是华为的问题,而是很多企业的共同感受。而且这两年,实际上有很多企业,家庭和个人,在经济上出问题,已经倒下了,都没有机会撑到后面所谓的冬天。
至于说这里面的问题,很多人理解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疫情影响,一个是美国加息。这两方面的影响肯定有,但是相对来说,还是过于表面化。它们最多只是构成了短期冲击,但是还不能称之为长期趋势的转折。
真正的转折点,要追溯到十多年以前,也就是2007年。这个趋势的跨度,远在疫情出现之前,就已经在世界上成型了,中间经历了三次救市,也没能扭转这个趋势,这才是当今世界各种问题的根本。
两大趋势见顶反转
我们是2001年底加入的世贸组织,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的经济增长和世界全球化水平,这两件事都开始出现加速。这个事相当于是强强联合,我们通过各方面的积累,最终等到了世界消费市场的大门敞开,而跨国企业,找到了一个产业和市场的最广阔空间。
当2001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这就像产生了一次神奇的化学反应,整个世界都开始加速。但是这里面也隐含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就是这种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东方生产,西方消费。
这会带来一个问题,西方该如何进行贸易平衡?
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理论上来说,西方可以通过产业链分工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利润高的产业链上游,放在美国国内,利润低的放在我们周边,这样美国拿走大部分利润,可以补贴国内的消费。
但现实的发展,总是超出预期。跨国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最后不断把产业转移到低成本地区,然后利润分配自然也变少了。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西方国家的消费,钱从哪里来?
记住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即便到了现在也没有解决,甚至变得更加棘手了,搞不好迟早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矛盾。
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变成最大的麻烦时,当时随着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美国的经济也特别繁荣,这看起来是个双赢的结局。但是很快这个模式就变得难以为继,因为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了上面说到的那个问题,变成现实了,就是钱该从哪里来。
这件事情,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下这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GDP增速趋势。
可以看到从2002年进入世贸组织后,GDP增速是不断走高的,最后在2007年,达到了一个阶段性,也有可能是永久性的高点,14.2%。这个跟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侧面反应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因素。
而这个增速不断增快的趋势被打断,就是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从这次危机之后,全球的GDP增速的趋势,发生了逆转,也是从2007年以后,我们的增速开始了一个不断小幅下滑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远在现在的疫情和美国加息发生之前,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构成了一个既定的趋势。
在宏观上,在我们内部,管这个叫发展进入新阶段,也就是从高速增长阶段,换档转为了中高速增长阶段,实际上就是GDP增速,由10%以上的增长率,逐渐回落到6-8%之间。
而这种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的背后,除了我们的经济增速下滑是一个长期趋势以外,构成这个趋势的背后,还有另一个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水平阶段性见顶,然后开始逆全球化。只是全球化的惯性还在,见顶的时间,要比我们的经济增速见顶,晚了几年,大概是在2016年,才算是正式见顶。
全球化见顶的标志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