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重要的是,从房地产投资占经济的比重,以及大体估算的存货堆积情况看,目前房地产领域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趋势性的过剩供应。再加上由于多年以来政府对房地产风险的高度警惕,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暴露受到严格控制,经受住了过去一年多的市场压力测试,其信用创造能力仍然正常。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房地产调整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根源,也进一步暗示房地产市场的压力主要将表现为行业供给侧的出清和经营模式的转型,尽管在流动性压力蔓延的过程中,存在供给过度收缩和部分企业被误伤的风险。
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情况一般地表明,市场难以有效地对地缘政治风险进行预测和定价,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地缘政治因素的冲击对2022年的资本市场造成了许多困扰,并在近期继续影响着市场。
从2018年的贸易战和2022年俄乌冲突的实践看,金融市场在短期内通常倾向于高估地缘政治因素的冲击,低估市场主体的适应能力和经济体的应对弹性,这部分反映了理解和预测地缘政治事件长期影响的巨大困难,部分反映了这些事件对市场情绪的短期抑制。
如果我们认为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脉络是住户资产负债表收缩与地缘政治冲击的交互作用,那么判断市场目前处境和长期趋势的关键即在于:住户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在多大程度上具有长期性?以及企业长期盈利增长的趋势是否发生了转折?
尽管短期内疫情、房地产等领域的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一方面其影响在较大程度上已经得到吸收,更重要的是从长期的角度看,这些事件更可能是一过性的,尽管我们难以准确判断其演化的轨迹和转折的时点。
过去数年人们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有诸多说法和抱怨,但现实情况是,在制造业领域,2015年以来由民营企业主导的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加速展开,表现为在电子设备、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竞争力的巨大提升和国际市场份额的显著扩大,并有效地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上。
随着中美在技术领域竞争的加剧,基于自主安全可控的原则,依托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政府正在加大对关键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投入和攻关,以军工行业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历程为参照,这些变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无疑需要得到市场的进一步重视。
从这些讨论来看,似乎可以认为,尽管短期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但目前的市场已经处于明显偏低的水平,在长期内必将经历向合理更高水平的均值回复,其基础在于住户资产负债表的再次扩张,以及企业部门继续维持过去多年所展示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这些情况也再次一般地表明,维持住户、企业和金融机构具有强健的资产负债表,加强宏观政策框架和经济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见性,灵活务实地调整短期政策以应对各种内外冲击,这构成了经济和资本市场具有强大韧性的坚实基础,值得市场参与者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