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的走低,也进一步拉低了其整体毛利率的表现。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其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8%、13.6%和5.5%,相较之下宁德时代这三年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9.06%、27.76%和26.28%,两者差距明显。
![](http://imgq8.q578.com/ef/0921/cb732b041d7842cf.jpg)
2019-2021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整体毛利率表现对比,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连线出行制图
基于中创新航在财务数据上的颓势,再加上截至今年三月底其仅有33.65亿元的现金储备,在业内看来其想要实现喊出的口号,还需要更多资金的注入。由此,中创新航或许才会如此卖力地推进上市进程。
“由于港股上市是注册制,再加上中创新航目前在资本市场算是一个有价值潜力的标的,同时也拥有一些固定的客户,其未来想要在港股实现上市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张君毅这样说道。
但即便如此,中创新航在上市后想要抢宁德时代更多的蛋糕,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首先对于一家动力电池企业来说,研发投入已成为评判这家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中创新航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6亿元、2.02亿元和2.8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84%、7.16%和4.18%。
作为对比,宁德时代2019-2021年三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分别为29.92亿元、35.69亿元和76.91亿元,去年双方在研发投入方面的差距基本有26倍之多,差距十分明显。
除了研发投入之外,客户集中度和供应商集中度也成为影响中创新航发展的重要因素。
按照中创新航介绍,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和供应商集中度,以数据来看,2019-2021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3.98亿元、23.52亿元和56.4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0.7%、83.2%和82.9%。
而对于供应商方面,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23.1亿元、15.8亿元和53.7亿元,约占中创新航总采购金额的66.3%、45.3%及46.7%。
![](http://imgq8.q578.com/ef/0921/55dcd3a04315034c.jpg)
截图自招股书
如此高的集中度,假若未来客户合作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原材料供应不足以及原材料良品率低,将会对中创新航的业绩和整体业务发展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则维持在较为平衡的水平。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从前五大客户获得的收入为408.2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1.32%;同期,宁德时代从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15.42%。
最后来看产能方面。虽然中创新航喊出了2025年实现500GWh的产能目标,但就去年底产能来看,其仅实现了11.9GWh;同期宁德时代实现了170.39GWh,后者产能是前者的14倍之多。
基于研发投入、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以及产能方面的差距,在业内看来即便中创新航未来实现港股上市,想要在短期内从宁德时代手中抢更多的蛋糕,乃至突围,是较为困难的。
但对于中创新航而言,必须奋力一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潮里,争夺更多的蛋糕,未来才能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