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生产端人效优化空间都较大。
21 年燕京啤酒的销售人员平均销量居行业末位,仅为青啤的 69%、重啤的 57%、华润的 5 成,但人均薪酬水平低、激励不足(21 年公司销售人员虽人均涨薪 21%,但也仅有青啤的 5 成),具备广阔改善空间。
21 年燕京啤酒的生产人员平均产量为青啤的 53%、重啤的 18%,生产人员占比高于青啤 7pct、重啤 22pct。
公司这几年生产一线员工退休后不再招收新人,产销分离关闭产线后也疏散了一部分生产人员,21 年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增加 0.68 亿元,后续有望持续加大力度。
人员优化的利润弹性测算:假设销售人员配臵优化至青啤、重啤、华润水平,销售人员裁员比例分别为 31%、46%、53%;再假设销售人员人均薪酬上涨 20-30%,则对应的净利率改善幅度分别在 0.7-1.1pct、1.9-2.3pct、2.5-2.8pct。
假设生产人员配臵优化至青啤、重啤水平,对应生产人员裁员比例为 48%、81%;再假设销售人员人均薪酬保持不变,对应净利率提升空间分别为 4.3/7.2pct。对标青啤,生产端+销售端人员优化合计提升净利率预计在 5-5.4pct。
四、盈利预测
4.1 收入拆分
预 计 22-24 年啤酒业务销量同比 +2.9%/2.5%/2.4%,吨价增速为 6.6%/5.4%/4.4%。
1)中高档:我们预计 U8 将在 22 年实现接近 40 万吨(增速 50%),在 22-25 年的复合增速在 30%左右,最终在 25 年实现 80-90 万吨销量。中高档中,漓泉 1998 销量将维稳,V10、燕京八景等产品基数小,有望实现快 速增长。
预计 22-24 年销量增速为 13%/12%/11%,吨价增速不足 1%(假设后续较少提价动作),收入增速为 14%/13%/11%。
2)普通:新雪鹿正导入市场,预计销量将得以提升;惠泉在 19 年刘总上任后在士气和思路上改善明显;鲜啤、清爽将被升级替换,叠加除 1+3 以外的品牌的生产工厂逐步关停(25-30 万吨)。
预计 22-24 年普档销量萎缩,销量同比-2.4%/-3.6%/-3.6%,但结构优化带动 ASP 改善,对应吨价增速为 5%/3%/2%。
4.2 利润拆分
毛利率:大麦、油费价格有提升(22 年大麦采购价格上涨控制在个位数),铝材、玻璃、纸箱等包材成本已出现环比、同比改善,我们预计 22H2 吨成本的增幅将少于 H1,23 年吨成本增幅有望持续收窄(需进一步观察年底采购预算情况)。
预计 22-24 年吨成本同比+6%/+2%/+1.5%,叠加整体 ASP 提升,对应整体毛利率分别为 38.8%/40.7%/42.2%,22-24 年中高档毛利率分别为 45.55%/46.94%/47.79%。
销售费率:随着 U8 培育进入红利期,广告及促销费率占比有望稳中有进,费效比提升。此外,销售人员优化有望带来员工薪酬的缩减。预计 22-24 年销售费率为13.1%/13.1%/13.0%。
管理费率:随着员工优化带来效率提升,管理费率有望进一步改善(21 年青啤为 5.7%)。22-24 年管理费率为 12.1%/11.8%/11.6%。
有效所得税率:随着子公司进一步减亏,有效税率有望持续降低至同行平均水平(青啤21年 为 27%),预计22-24年所得税率分别为32%/31%/29%。
预计 22-24 年营收同比+9.5%/8.0%/6.9%,归母净利同比+47%/54%/36%,对应 EPS 为 0.12/0.18/0.25 元。
我们选取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 3 家作为估值参考,可比公司 22-24 年预测 PE 均值分别为 35/29/24 倍,EV/EBITDA 均值分别为 16/13/11 倍。
考虑公司利润弹性高(21-24 年复合增速 46%),给予 24 年 42 倍 PE(对应 12.5 倍 EV/EBITDA),目标价 10.5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