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史思同
编辑 / 田晏林
![](http://imgq8.q578.com/ef/0926/ad85e4685d12be25.jpg)
在保险行业“去中介化”的呼声中,近年来有上千家保险中介机构被注销。但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新玩家入场。日前,“宝马也要卖保险”的消息一出,瞬间引起行业关注。其实此前,包括广汽、一汽、吉利在内的多家传统车企巨头,早已相继布局保险赛道。而且,特斯拉、小鹏、蔚来等新造车企业也纷纷成立了保险经纪公司。在比拼造车技术之外,车企的入局将会对车险市场有哪些影响?
在强监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今保险经纪的牌照是越来越难拿了。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已有上千家保险中介机构被注销了许可证。
尽管行业加速洗牌,依然有新玩家期待入局。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显示,“宝马(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已被核准。虽然该业务能否正式开展还需等待银保监会批准,但宝马已算是在保险市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其实在宝马之前,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和比亚迪相继于今年1月、3月成立了自己的保险经纪公司。6月,理想汽车通过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也算是曲线入场,获得了保险经纪牌照。
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车企进军保险行业并不是新鲜事。至少在十年前,已经有许多传统车企开启了保险服务的探索。
2011年6月,广汽集团等十家公司投资设立了众诚保险,注册资本高达22亿元,成为国内首家由汽车制造商牵头成立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一年后,一汽集团成立了鑫安汽车保险。2015年4月,上汽集团也不甘落后,斥资2亿元组建了全国性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上海汽车集团保险销售有限公司。
车企涉足保险业务,劲头十足,甚至有些企业不满足扮演“中间商”的角色。2018年2月,吉利控股斥资5000万元打造的在线保险平台易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获原保监会批复,三年后又拿下合众财险33.33%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行业人士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543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5.7%;预计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2790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1.3%。面对万亿级的蓝海市场,大概没有哪家企业能掩饰住心动。
《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近些年,相较于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对进军保险中介领域热情高涨。目前,“蔚小理”、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均介入保险中介业务。在比拼造车技术之外,车企们又掀起了一场车险渠道的新变革。
车企为何扎堆卖保险?
车企之所以会盯上保险业务,主要是因为机动车和其背后的保险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数量一直保持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据公安部统计,2016年至2021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从2.9亿辆增长到3.9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从1.95亿辆增至3.02亿辆。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至4.06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3.10亿辆。
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随之而来的车险保费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2021年,财险公司承保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8188亿元、8245亿元、7773亿元。单从交强险看,同期国内交强险承保机动车数量分别为2.78亿辆、3.01亿辆、3.23亿辆,交强险保费收入分别达2187亿元、2270亿元、2374亿元。
对于坐拥海量车主的车企来说,当然不能放过此等“近水楼台”的机会。在行业人士看来,保险经纪公司能同步为汽车集团提供服务并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