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核心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充电时,正极产生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跨越隔膜运动到负极,碳素作为负极材料呈层状结构并伴有很多微孔,当锂离子运动到负极之后就会嵌入微孔之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代表电池充电容量越高。放电时,嵌入的锂离子脱出并运动回正极,此时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代表电池放电容量越高。
正极是动力电池中价值量最大的材料,占比45-60%,动力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磷酸铁锂(LFP)、三元材料(NCA、NCM)。磷酸铁锂价格低廉、环境友好、较安全、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但能量密度较低、低温性能较差。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更长,但安全性较差,坚持不到300 就会分解氧分子,遇到可燃物(如电解液、碳材料)后爆燃。相比之下,磷酸铁锂可以坚持到700-800 ,理论寿命7-8年。

1,市场规模
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09.4万吨,同比98.5%。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45.5万吨,占比41.6%,三元材料出货量42.2万吨,占比38.6%,由于CTP技术、刀片电池及储能的发展,磷酸铁锂出货量反超三元正极材料,形成对中低镍三元材料的替代。GGII预测,到2025年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达471万吨,头豹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1395.2亿元,其中三元材料因为价值量大,市场规模1220亿元,磷酸铁锂175.2亿元。
2,行业格局
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的格局呈现较大差异。磷酸铁锂格局较好,CR2 45%。

但相比之下,三元材料的格局较为分散。2021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占全球58.77%,以NCM(镍钴锰)为主,日本三元材料以NCA(镍钴铝)为主,韩国则兼有NCM和NCA。

3,供需状况
磷酸铁锂扩产周期在6-10个月,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162.65万吨,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417.75万吨。按产能计算,2025年Top3分别是湖南裕能(89.3万吨)、德方纳米(78.5万吨)、龙蟠科技(61.75万吨)。
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线建设时间约为1-1.5年,不存在产能投产的核心限制因素。2022年,三元正极材料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将达到97.66万吨,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2025年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195.91万吨,从产能上看,2025年Top3分别是容百科技(60万吨)、天津巴莫(40万吨)、当升科技(21.11万吨)。
正极材料需求量(万吨)=动力电池(GWh)*比例,这个比例,磷酸铁锂为22-25%,三元材料为15-20%。
在《动力电池隔膜,价值较高的投资方向》中,我们预测2025年动力电池总需求是2200GWh,其中磷酸铁锂占60%,则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的占比分别为:1320GWh、880GWh。
磷酸铁锂需求量=1320GWh*22%=290.4万吨。
三元材料需求量=880GWh*15%=132万吨。
照这个数据来看,2025年,磷酸铁锂供给417.75万吨 需求290.4万吨,三元材料供给195.91万吨 需求132万吨。整个市场是供过于求的。
华金一篇德方纳米的报告里对磷酸铁锂进行了测算,数量级上和我的测算是接近的,结论就是磷酸铁锂产能过剩的概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