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申港证券,曹旭特,张远澄)
1. PCB 化学品龙头 锂电回收开启新增长
光华科技始创于 1980 年,40 余年来一直专注专用化学品创新,公司以高性能电子 化学品、高品质化学试剂与产线专用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及再生利用为主导,同时提供其他专业化学品的定制开发及技术服务。
PCB 化学品龙头,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再造业务。公司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 2 个阶段:自创立至 2015-2017 年期间,公司深耕专业化学品领域,逐步成长为国内 PCB 化学品龙头;从 2015 年开始,公司着眼高纯电子级产品技术能力为公司带来 的在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优势,以及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潮,开始布局锂电池 正极材料及回收业务。
PCB 化学品龙头。从 2010 年至今,公司已连续 11 年荣获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专 用化学品领域民族品牌第一名。在 N.T.Information 国际调研机构统计公布的全球 PCB 10 强制造商中,有 9 家是光华科技的合作客户。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2017 年,公司“高品质钴盐系列产品制备关键技术集 成与产业化”项目获专家组验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0 年,公司磷酸铁锂材料 项目投产;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全组分绿色回收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 启动;2021 年,公司披露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建设 5 万吨磷酸铁和 1.15 万吨 碳酸锂综合回收生产线。最终打造“电池梯级利用-电池拆解-电池回收-原料再造 -材料再造”的新能源材料全生命循环体系。

公司营收以 PCB 化学品及化学试剂营收贡献为主,锂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逐步成 为第二贡献点。2016年前,公司PCB化学品及化学试剂占公司总营收的60%左右, 而随着 2017 年电池正极材料及回收部分业务逐步投产,锂电池业务营收占比逐渐 提升至 15%左右。 营收持续增长,2021Q1 业绩创新高。公司近 10 年营收稳步增长,2016-2021 年 CAGR达21%。2021年PCB化学品业务量价齐升,助推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8.1%; 2022 年 Q1,受益于锂电池业务产能逐步释放及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原料价格大幅 上涨,公司营收同比高增 44.6%,同时,随着锂电池部分业务产能全面释放,毛利 率也回升至 18%。
毛利率及归母净利润逐步恢复。2019 年,金属价格持续下跌,特别是金属钴、锂 市场价在历史低位运行,导致公司毛利率出现下滑;同时公司加大电池正极材料生 产、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5G 专用化学品开发等项目的研发投入;另外,受投 资及经营规模增长影响,资金需求扩大,融资增加,财务费用较 2018 年同期增长。 多因素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与市场价格的回升,公 司毛利率及归母净利润逐渐恢复。公司期间费用维持稳定。2019 年由于公司加大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退役动力电池 综合利用、5G 专用化学品开发等项目的研发投入,以及融资增加导致的财务费用上涨使得当年期间费用占比突增至 19%。其余年份均维持在 15%左右,并呈缓步 下降趋势。
搭建研发体系,注重研发投入。公司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和硕士为骨干的研发团 队,公司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证,已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创新平台, 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 2018-2021 年研发费率持续提升,2021 年研发费率 为 4.69%。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重 点新产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广东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和 称号。
2. 电池回收风头劲 渠道技术全贯通
2.1 铁锂回收市场空间广阔 技术与渠道成为关键要素
2.1.1 新能源车高速增长与动力电池退役潮打开铁锂回收市场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自 2015 年开始规模放量,2021 年进入规模产业化高速成长期。 2015-2018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32.9 万辆快速攀升至 124.7 万辆,年复合增长 率高达 55.9%。进入 2021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截至 2022 年 5 月, 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从不足 10%提升至 26%。(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