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 回收工艺持续改进提升 多种因素影响盈利水平
三元锂电池由于可回收金属含量及相对价值较高,其回收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起步较早。而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中高价值金属含量较少,早期碳酸锂价格过低导致 磷酸铁锂回收不具有经济性,该领域研发投入较少,相比三元电池回收起步较晚。 锂电池回收的技术工艺仍在不断改进提升中。湿法回收为目前较为主流的工艺,但 各企业间工艺路线不尽相同。回收过程产物为碳酸锂、磷酸铁,此外也有直接回收 磷酸铁锂的工艺,但回收产物性能相对较弱。 湿法回收由于相较火法回收具有更高的金属元素回收率和较低的能耗,为目前的 主流工艺。但湿法工艺各元素分离纯化过程较为复杂,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不同企业针对自身情况开发了各不相同的工艺路线,不同工艺间的回收率、加工成本 也各不相同。
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技术发展初期主要着眼在锂元素的回收上,目前各企业的锂 平均回收率逐步向 90%以上进发;同时,磷酸铁的回收率也随着技术工艺改进逐 步达到 95%以上;此外,目前也有直接从磷酸铁锂电池正极废料中回收磷酸铁锂 的技术,但多数工艺路线回收的磷酸铁锂的性能仍较标准的磷酸铁锂有一定差距。
相对于直接回收磷酸铁锂,回收碳酸锂与磷酸铁的工艺路线受产品价格影响敏感度 较低。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磷酸铁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磷酸铁和碳酸锂两种工 艺,我们考察了不同价格水平下,毛利率对磷酸铁锂、磷酸铁、碳酸锂、加工费以 及锂回收率变化的敏感度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情况。其中,为了便于比对,敏感度 均取绝对值。
直接回收磷酸铁锂材料工艺路线下,锂回收率是影响毛利率的最敏感因素,磷酸 铁锂价格对毛利率的影响程度则与锂回收率基本相当。
而回收磷酸铁及碳酸锂的工艺路线下,虽然毛利率-锂回收率敏感度始终处在显著 高位,但当碳酸锂价格处于低位时,加工费对于毛利的影响逐渐显著。可见该工 艺路线下,技术提升回收率与控制生产成本是关注的重点。同时还可看出,在该 工艺路线下,毛利率对于碳酸锂、磷酸铁的价格变化敏感度相对较低。

2.2 提前布局磷酸铁锂 技术与渠道占据优势
首批工信部白名单企业,涵盖梯级利用至回收全过程。公司是 2018 年首批符合工 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全国 5 家企业之一;此 外,公司的子公司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企业名单:在 三批合计 47 家白名单企业中,公司占有 2 家,且资质涵盖动力电池回收及梯级利 用全过程。
营收逐步增长,毛利率快速回升。随着公司正极材料产能建设、产品认证完成,陆续进入投产阶段,公司锂电池材料部分业务营收逐步增长。而毛利率因受新能源汽 车补贴政策影响,2019-2020 年降至不足 5%的低位,随着补贴政策变化、产品认 证完成、产能逐步释放及相关产品价格提升的拉动,2021 年毛利率快速回升至 11%。
产能初具规模。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有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材料系列产品,磷酸 铁、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系列产品,钴盐、镍盐、锰盐系列产品等。目前,公司 已形成了年产 2.6 万吨的正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约 1.4 万吨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 材料产能,及部分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产能和少量磷酸铁锂回收产能。 扩产聚焦磷酸铁锂回收。公司目前尚有 1 万吨废旧锂电池高效综合利用暨高性能电 池材料产能在建,并计划于珠海扩建 10 万吨产能。扩建产能主要聚焦于废旧锂电 池综合利用领域。
2021 年 5 月,公司宣布将投资 4.54 亿元建设废旧锂电池高效综合利用暨高新性 能电池材料扩建项目,预计项目将于 2022 年 10 月投产。 2021 年 11 月,公司与格力金投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于珠海高栏港化工园落 地年产超 10 万吨的锂电池材料产能。拟投资规模 30 亿元,首期投资 15 亿元。 2021 年 12 月,公司披露拟通过发行 A 股募集 12.5 亿元,用于全资子公司珠海 中力新能源旗下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建设年产 5 万吨磷酸铁和 1.15 万吨碳 酸锂的综合回收生产线,拟采用公司拆解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得到的正极粉和负极 片作为主要原材料。项目建设周期为 18 个月,预计 2023-2024 年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