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q8.q578.com/ef/1013/fa739bd007622840.jpg)
随着楼市进入下行期,保交楼成为不少地方的难题。
由于多轮疫情冲击等影响,今年以来郑州已售商品住宅中停工、半停工的项目数量大增,引发较多关注。
10月6日,郑州市公布,通过多措并举推进保交楼,目前已排查出的147个已售停工、半停工商品住宅项目中,有145个实现全面、实质性复工,郑州“保交楼、稳民生”专项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复工只是第一步,确保持续性复工才是关键,对于资金需求庞大且处于开工高峰期的郑州房地产市场而言,这无疑仍有许多考验。
多措并举初见成效
在145个复工项目中,包括备受关注的郑州高新区永威金桥西棠、中原区啟福城、管城区鑫苑国际新城、新郑康桥那云溪、金水区豫森城等。
郑州高新区永威金桥西棠销售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项目目前已复工。
此外,两个未复工的项目中:新密市凯旋山项目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新郑市盛华学府项目开始破产清算,预计11月底前可实现复工。
自9月7日部署“保交楼”专项行动以来,30天里,郑州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在郑州市的统筹布局下,郑州公安系统围绕非法集资、偷逃税款、挪用资金、骗贷等常见涉房领域犯罪开展调查取证,共约谈147家停工项目企业562家次,累计受理房地产领域违法犯罪案件50起,立案侦办31起,采取强制措施37人,限制出境人数250人,促成资金回拢85.06亿元。
郑州法院系统构建“一楼盘一法官”工作模式,共解封相关项目37个;解封土地21宗,解封土地36.6万平方米;解封房产379套,解封房产3.08万平方米;解封账户380个,解封资金8.62亿元等。
郑州财政金融系统已落地4个项目18.7亿元银行配资,批复7个项目13.24亿元银行配资;同时争取中原银行“保交楼”专项贷款授信额度50.1亿元,拨付平台公司32.6亿元,推动郑州银行专项借款配资已过会审批56.92亿元,投放18.42亿元;市地产纾困基金已确定落地项目8个,涉及总投资27亿元;首批购买人才公寓2万间,涉及金额57亿元,正在按建设进度节点陆续拨款。
郑州住房保障系统积极申请国家专项借款,获得首批70亿元专项借款资金支持,目前70亿元专项借款已经足额拨付至具体项目的政府监管账户。
同时,郑州市全面压实房企自救主体责任,督促企业通过处置未开发土地、在建项目和资产、公司股权等方式瘦身自救、断臂求生,筹集资金125亿元,涉及78个项目。其中,通过优质资产抵押借款21.86亿元,通过股权转让变现2.4亿元,通过退还土地变现1.2亿元,其他渠道获取资金92.4亿元。
对于接下来的资金安排,郑州市纾困基金专班“十一”长假期间已经与信达资产、中豫建投就省市纾困基金加强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初步同意由河南省纾困基金受让市纾困基金50亿元,用于支持郑州市“保交楼”项目复工建设。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政策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过资金注入,解决项目短期资金流动问题,盘活停工项目,如纾困基金、专项借款等;第二类是改变项目属性,如一些项目转换为棚改项目、一些项目收购后变为人才公寓等;第三类是通过压实房企责任瘦身自救,打击资金非法抽逃,从房企端回笼项目资金。
张波表示,此次郑州市多措并举,根据不同房企不同项目制定不同的处理措施,并且参与部门较多,力度较大,充分体现当地保交楼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