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随着高度的升高,大气层的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大气层按垂直结构主要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主要部分对流层,对...
西藏一直被视为“空中禁区”,因为空气稀薄、气候复杂等原因,就算途径西藏可以减少飞行路程,大部分的航班也会选择绕行,不敢轻易将西藏划进航线。但其实,查询一下西藏机场可以发现,在西藏贡嘎、林芝等许多地区都有民用机场。...
院士简介熊大闰 ,1938—,江西南昌人,天体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从事恒星对流理论以及与之有关的恒星结构、演化和...
纵观这个世界,存在着许许多多奇怪的现象,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为什么明明是流动的液态水,却看起来像静止的水柱呢。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原理呢,可以让流水保持静止状态?首先,我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出现的状态是不同的。低温下会...
基于临近空间浮空平台的风场探测技术一方面可为临近空间大气动力学和湍流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为浮空平台自身飞行提供风场数据保障。由于临近空间低气压特殊环境,地面风速计产品不能在临近空间正...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_媒体聚焦】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基于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原位探测数据,首次发现磁场重联扩散区可演化为湍流态。相关研究结果日前...
1609年,天文学家伽利略制成了口径4.4cm的望远镜,并用它来观测月亮、太阳、恒星和银河系。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有科研产出的天文望远镜,伽利略用它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并测定了太阳黑子周期。伽利略正在教别人怎么使用望远镜 (图...
据安徽日报报道,记者5月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远距离的量子态传输方面取得重要实验进展。该实验刷新世界纪录,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