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低水平状态,造成部分肥胖者在能量和脂肪超标的同时,存在着维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甚至因此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这种情况在肥胖的儿童中尤为明显。
导读:因此,减少能量摄入,并增加能量消耗,使体内能量呈现“负平衡”状态(即“入不敷出”),才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于康告诫
在肥胖者中并存“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两种状态,我们称之为营养失衡。减肥的目的也因此而明确:
一是减掉体内“过剩”的物质,如脂肪等;
二是补充体内“缺乏”的元素,如维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减”和“补”辩证地构成了减肥的动态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或尽量接近营养均衡状态。
元素,可导致低蛋白血症、营养性贫血、微量营养素严重缺乏等,严重者可使大脑饥饱中枢发生紊乱,以致食欲极度缺乏而出现明显消瘦,导致神经性厌食,这种情况在年轻女士中尤为多见。
不当节食风险及对策
胃痛要进主食:仅吃青菜和水果,可导致胃容量过低而强烈收缩,产生胃痛的感觉。最好的办法是进食少量的主食,辅以清蒸鱼、低脂酸奶、鸡蛋清等。
口臭要刷牙:许多仅吃青菜的节食者会发生口臭,这可能与生活习惯改变,体内化学作用发生变化,或是没有摄取足够吸收胃酸的食物有关。此时节食者可以每天刷3次牙,或随身携带无糖口香糖或薄荷糖,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制酸药物。
导读:因此,减少能量摄入,并增加能量消耗,使体内能量呈现“负平衡”状态(即“入不敷出”),才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眩晕就停止节食:过度节食,可使身体失去大量的营养素,甚至导致血容量和血压降低,使人感到眩晕,尤其是猛然站起时,症状更为明显。这时需要立刻停止节食或回到科学减肥的方法中。
头痛要加糖和蛋白质:如果在两餐之间、用餐之前发生头痛,可能是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不足而发生的血糖过低所致。
也有减肥者过度的运动锻炼,使体内小血管无法容纳急剧增加的血液容量而使血压上升,导致头痛。此时需要在饮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糖类,同时运动量要稍减。
沮丧、抑郁加食肉奶:很多节食者常会感到心烦意乱、情绪不佳,或是有想哭的冲动,这可能是因为血糖太低所致。此外,缺乏钙质或维生素b1也是。
导读:因此,减少能量摄入,并增加能量消耗,使体内能量呈现“负平衡”状态(即“入不敷出”),才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于康力荐减肥十条
减少食物总量。应保证每日至少3两主食(净重),可选用部分粗粮(占总主食量的30%至50%)。
远离劣质脂肪。禁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和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包括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糕点、部分速食食品等。
限制硬果类食物。每日不超过20克(大约一把葵花籽)。
限油。每日烹调油不超过20克(即2汤勺)。
限制单糖、双糖类食品摄入。即禁用各种糖果、甜饮料、冰淇淋、糕点等甜食,限制高淀粉食物,如土豆、山药、芋头等。
保证蛋白质供给。适当增加豆制品摄入。每周进食2至3次鱼(清蒸鱼)是可取的。
导读:因此,减少能量摄入,并增加能量消耗,使体内能量呈现“负平衡”状态(即“入不敷出”),才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多进食绿叶蔬菜。
减少盐分摄入,饮食尽量清淡。
少量多餐。每餐不超过7分饱。
锻炼耗能。配合饮食治疗,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误区3——减肥期间只能喝水和吃青菜
有人提出所谓“饮水减肥”,即“每人每天饮凉开水2000至3000毫升”,以加速脂肪代谢,减少脂肪沉积;同时,要合用“蔬菜减肥”,即让肥胖者大量摄入芹菜、白菜、菠菜、韭菜、白萝卜、黄瓜、冬瓜、南瓜、豆芽菜等低热量和高纤维的蔬菜,干扰脂肪等的吸收,减少脂肪的摄入和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