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宝宝有点“土”,福建福州居民梅女士在当地一家连锁口腔诊所正畸医生的建议下,为3岁的孩子戴上了活动矫形器。
随着正畸的普及,梅女士的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近日,记者咨询了北京、天津等地的6家连锁口腔诊所,了解到近年来为两三岁的孩子咨询、做正畸的家长越来越多,幼儿的治疗价格一般在3500元至6700元。如果治疗周期长,使用隐形矫正器,费用可能达到数万元。一些牙科诊所甚至建议一岁半的孩子佩戴矫正器。
这种现象背后,父母的“颜值焦虑”和商家的营销技巧是主要原因。比如有的商家宣称牙颌面畸形治疗越早,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效果越好,不复发。
真的是这样吗?儿童过早正畸矫正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儿童矫正力度加大,需要辩证看待
看到宝宝戴矫形器不舒服,梅女士心疼,缩短了佩戴时间。一个月后复查显示完全没有效果。医生一看,让孩子24小时佩戴矫正器,并解释说“刚开始吃东西肯定会疼,会有些困难,习惯了就好了”。同时建议佩戴矫正器半年,每月复诊一次。
一家牙科诊所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早期矫正可以防止孩子变得瘦骨嶙峋,有助于面部正常生长。一般来说,3到5岁就可以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如果是先天性错畸形,孩子会在6到8岁和12到17岁继续两个周期的治疗。”
那么,两三岁的孩子可以正畸吗?幼儿做正畸安全吗?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徐宝华主任医师结合国外调查结果发现,儿童上颌骨在8 ~ 10岁发育最为活跃,是采用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反的最佳时期。这时候纠正可以事半功倍。
也有医生认为,不良生活习惯和发育畸形,如下巴小、面部不对称、严重龅牙和牙齿拥挤、面部肌肉功能异常等,都会影响面部骨骼和口腔功能的正常发育。只要孩子配合,矫正效果越早越好,但一般是在3岁以后。
安徽宿州市王彪口腔诊所的正畸医生王林告诉记者,口腔问题因患者个体差异和症状而异,正畸的时间往往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以上。家长要从小定期带孩子做口腔检查,或者在发现孩子牙齿生长有问题时,及时向医生了解情况和最佳治疗时机。过早矫正可能直接影响乳牙的发育和恒牙的替换,过晚矫正可能导致明显的面部畸形,影响口腔功能和健康。
“如果孩子的牙齿只是轻微错牙合,一般来说没有太大影响,让它自然生长就会变得正常。如果孩子的牙齿是因为不良习惯,比如咬钢笔、咬手指甲等,而出现了问题。,父母需要纠正和监督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如果难以改变习惯,一般建议家长选择功能性矫正,进行早期预防性矫正。”王林说,这种功能性矫正不会使用钢丝牙套,可以减少对孩子牙齿的损伤,佩戴起来也更舒适,不会有强烈的口腔异物感。
营造一种不同程度的焦虑气氛
天津市河东区居民李女士有一个女儿,上小学二年级。今年4月,李女士发现班上很多同学都戴着牙套,于是想着给女儿买个矫形器,让她“美”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家长关注牙齿矫正的动机不仅仅是为了让口腔更健康,还有美观方面的考虑。在“颜值经济”的影响下,再加上app里各种种草笔记,商业推广等。,面部焦虑已经“卷”到了牙齿,一口整齐的大白牙成为了当下高颜值的标配。
有的商家抓住家长的心理,鼓吹“牙颌面畸形越早治疗,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基本不复发”、“长得好看会有人喜欢”。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华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认为,商家的这些营销策略是导致正畸市场过于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如果他们过分追求所谓的‘美’,将来可能会形成畸形的审美观,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另外,考虑到对幼儿的人文关怀,以及正畸过程可能对幼儿产生的心理影响,我们不提倡过早矫正。”邓对说:
此外,王林提醒,正畸和整形是两回事,正畸是一种医疗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矫正后,一个人的脸型往往会得到改善,正面和侧面,下巴线条等。可能和以前不一样了。
根据艾Media.com的数据,过去五年,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长16%。到2020年,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到2035年,口腔医学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然而,随着口腔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正畸市场专业正畸医生的数量非常稀少,缺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