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的疫情防控,让我们每个人身心俱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战场上,除了“白盔甲”的医护人员,基层干部也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然而,并不是每一份贡献都能被理解。这两个月来,基层干部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不作为”、“不负责任”、“不近人情”,各种负面舆论也将其推上风口浪尖。今天,我们选出四位基层干部,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
最让我们疲惫的是人们的不理解
“让我们疲惫的不仅是繁重的防疫工作,还有民众的不理解。但不管有多少委屈和劳累,只要他们需要,我们一定会支持。”
谈及防疫工作,嘉园居委会书记、主任姜显得有些疲惫。这位被同事昵称为“小个子”的书记,是嘉园社区的防疫骨干。他平日工作作风雷厉风行,但两个多月的疫情防控确实让他身心俱疲。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要工作到晚上11点、12点。来不及吃的晚饭热在桌子上却没人吃。我们只想躺下睡觉。但有了辛苦,还能有辛苦,就怕我们辛苦了,老百姓不理解。”
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有时人们会感到不理解和怀疑。尤其是疫情防控中期,面对近一个月的封控,焦虑和无助很容易诱发人的情绪,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之间的冲突也时常发生。
“我们很多同事受了委屈,被老百姓说了话,骂了话,很多女同志都流泪了,因为对我们来说,不回家,坚守一线,都是为了这个社区的防疫。当然,人是有情绪的,我们都能理解,每个人都是普通人。”
即使有很多不愉快的事,姜和他的团队仍然没有一个人掉队。“总有人要做所有的工作”是他们团队的口头禅。用现在的时髦话来说,这句话有些“悲哀”,但略带自嘲的话语,的确是他们坚持的写照。
“在后面,其实大家都能互相理解,自觉遵守我们的防控要求,很体谅我们。有一次我在送食物,脚受伤了。居民们看到了,有的给我上药,有的给我纱布,有的给我按摩。这种暖心的事情其实一直都在发生,也推动着我们一直走下去。”
我一直欠家里的钱,但我对这份工作问心无愧
“这个工作,如果你没有责任感,就无法坚持下去。虽然疫情期间我们真的很痛苦,很困惑,很矛盾,但我还是相信每个人都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乔虎居委会书记、主任曹磊,平日里一直是个热情开朗、与民关系非常融洽的“弄堂总理”。疫情防控工作给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压力,也让她对“巷子总理”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接到封控通知的时候真的是惊呆了。我们小区人多,老年人比例很高。如何照顾这群老人,是我们首先想到的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曹磊和她的居委会团队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尤其是对老人。“敲门”,送饭送药,定期走访慰问,一个都没有落下。但是繁重的工作也让整个团队感到疲惫。
“我们的同志,工作量真的很大,很多时候要承受民众的一些诉求甚至负面情绪。有的同志大学刚毕业,一上来就受到这样的考验,真的很难。有时候我们会抱怨,会生气,但是这个团队从来没有散过。对于这份工作,我认为我们问心无愧。”
对于工作,乔虎居委会干部全力以赴,问心无愧,但让曹磊感到愧疚的是自己的孩子。
“我欠得最多的是我自己的孩子,他们两个月都没进过房子。有一次我抽空回家拿衣服,隔着小区的铁门看见了我的孩子。我真的没有勇气看我孩子的眼睛,因为我害怕看到他们我会崩溃。”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团队,肩负着我们的责任
“以前很多人说我们90后很难担当,但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年轻的团队就是顶住了压力,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