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文静,话不多,但办事不含糊。这是一起工作过的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对赵林喜的印象。
20岁的赵茜是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角北头社区的居民,也是首都医科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5月下旬,北京核酸采样志愿者招募一启动,她果断报名,最终成功就业。
最近,赵林喜上任后,被安排在安定门街道永和文化艺术中心的核酸检测点。起初,她只负责信息录入。随着来检测的居民越来越多,检测点又增加了一个通道,赵林喜承担起新通道采样的重任。
核酸取样是核酸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标准化直接关系到检测的准确性。“刚开始我有点紧张。”赵林西回忆,但依靠岗前培训和自己的医学基础,赵林西掌握了采样方法。取样、破管、旋盖、撤手,整个动作快速、准确、平稳。进入角色的赵琳熙,工作效率很高。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她顺利完成了近400人的抽样工作。
在实践中,她也摸索出了与住院医师沟通的技巧。“一些居民习惯在采样过程中咨询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大白’们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他们既要及时回答居民的问题,又要在沟通过程中保持采样的每一个规定动作,不能分心,打乱步骤,影响采样标准。”赵茜说道。
一次次独立完成采样工作后,赵林西很有成就感,也更有信心了。“目前,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来回馈社会。我很高兴能够通过我所学到的东西来回报社会和我的家。”她说。
作者: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