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单靠自我控制,来改变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或培养一些新的积极习惯,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比如一位想减肥的女士,下定决心要 “管住嘴、迈开腿”,但由于禁不住美食的诱惑,不到一个星期,就坚持不下去了。
有时,环境的支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利地做出一些改变,我们可以在环境中设置一些便利条件。
比如,想少吃垃圾食品,多食用健康食物。我们可以把零食盒的零食从薯片、饼干换成坚果、大枣等有益脑健康的食品,把家里的垃圾食品清空,为自己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饮食环境。
如果,您想增加一些运动,可以尝试买一辆自己喜欢的自行车放在楼下,每天出门就能骑上喜欢的自行车出行,省去了赶公共交通的时间和开车在路上堵车的时间,切身感受到骑车通勤的便利,使运动更容易坚持。
如果,您周末想增加一次慢跑,可以头一天晚上就把跑步装备准备好,放在床边。第二天起床一看到这些装备,不用再翻找,直接着装好就可以出门了。这样,就促使了一次跑步的发生。
如果,您想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可以把平时使用的水杯换成一个大容量的杯子,早上倒满水,里面也可以放一些自己喜欢的、健康的果茶之类饮品,增加喝水的趣味性和动力。
二
做5%的改变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的《5%的改变》书中,不建议大家制定太宏大和漂亮的行动计划。因为每个人既往惯性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很难一下做出巨大的改变,鼓励大家用微小的行动改变来突破。
还是拿减重来举例子,如果您想减少晚餐的主食量,可以把平时吃饭用的碗,换成一个小一号的碗,久而久之您的晚餐量就会减少很多。
如果您觉得自己起床太晚了,导致每天上午的行程都很匆忙。那么您可以尝试晚上早睡5分钟,早上早起5分钟。没错,就从5分钟开始改变,并设定闹铃提醒自己。
如此,我们会觉得改变没有那么困难,对自己来说不是一件“大事”,仿佛不费力气。这样,改变更易发生。如果这5%的改变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那么,可以再制定下一个5%的改变。一个接一个微小的改变,长期下去,量变转化为质变,最终迎来身心健康的状态。
脑健康的秘诀,蕴含在我们日常饮食、运动和习惯中。以健康的方式,吃适合的食物,减少不健康食品的摄入;规律的有氧运动;使用技巧养成好习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回从容的自我。
参考文献
1. frontier前沿汇。
2. 人民网、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3. 张慧红,陶于。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
4. 李松蔚。5%的改变。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李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