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上次感到饥饿是什么时候吗?肚子饿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也有的朋友会比较特殊,一到饿的时候,身体的反应就会特别明显,心里慌慌的,有点难受,甚至如果不刻意地去控制的话,手还会微微发抖。这是怎么回事呢?如何才能有效缓解呢?
空腹的时间较长的话,我们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但是一般来说不适的表现不会特别明显,可能会稍微有些头晕、乏力。但是对于本身血糖值就比较低的朋友们来说,再因为饥饿而加重这种情况的话,那不良反应肯定是比其他人要严重很多的。就包括心脏跳动异常,心慌手抖,以及头晕脑胀,在极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晕倒,需要及时补充能量。
另外,一饿就心慌手抖的情况,也经常会出现在甲亢患者群体中。这类人群身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比较快,相应的饿得也会比较快,并且因为内分泌异常的原因,会容易觉得心慌手抖。如果再产生心律异常的心脏病伴发症,那么症状的出现将更为普遍和明显。
还有就是,在肠胃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即便是吃了食物,也不一定能真的全部消化吸收、汲取能量,更别说在没有吃饭、饥饿的状态下了。所以,要想保证能量的正常补充,关注和保护肠胃健康,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有效缓解一饿就会心慌手抖的情况呢?这毕竟也对正常生活有所影响,偶尔因为加班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晚一阵子吃饭,对大家来说是再正常、普遍不过的事情了,可到了自己身上反应就这么大,也太难受了。
主要的缓解原则是两个:保证能量的充足补充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如果早上不好好吃饭,吃得太少或者太敷衍,甚至干脆不吃,那么接近中午的时候,自然就会觉得饿,并且饥饿的程度比较严重。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自己处于饥饿的状态,每一顿都按时按点按量地吃,这样也有利于胃养成“习惯”,消化行为更有规律,对长久地保持肠胃健康有好处。
不过,有的朋友担心中午这顿吃得太饱,会让人发困,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并且对于追求健康饮食,每顿只吃七分饱的人群来说,虽然这个习惯的确很好很健康,但是中午吃完到晚饭时间也确实比较长,很难避免中间产生饥饿。那么,我建议您可以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喝一盒牛奶。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补充能量,缓解饥饿,增强饱腹感。并且这个饮用牛奶的时间也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没有太晚,不至于影响到晚饭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