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相当于体内的“中转站”,食物进入体内后,需要在肝脏进行解毒和代谢,若饮食不当,食物中含有有害物质,会使肝毒增多,增加肝脏负担的同时损伤了肝细胞。所以,日常的饮食习惯与我们的肝脏健康密切相关,也与肝硬化有着直接联系。
当身体出现3个异常现象,或是肝脏在“变硬”,及时当心
1、异常乏力
这是肝不好非常常见的症状之一,这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出现异常,导致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出现代谢障碍,转化的能量太少;同时,肝脏有问题后,也会影响到一种胆碱酯酶数量减少,从而影响了肌肉和神经的结合,人们就会感觉到乏力。
2、黄疸
表现为皮肤、眼白、尿液出现黄染现象。为什么会变黄呢?其实是和胆红素有关,这种神经素通常在肝脏进行分解,若不能及时分解,会流向身体各处,就出现了黄疸。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身体的这种变化,不要误以为是皮肤问题,耽误了治疗。
3、牙龈出血
若是经常牙龈出血,而且难以止住,需要当心是肝脏病变的“信号”。因为肝功能影响着凝血因子的数量,肝脏健康,凝血因子的数量就充足,正常情况下很少会出现出血现象;若是肝脏有问题,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就容易发生牙龈出血的情况。
院士提醒:若不想让肝脏“变硬”,这3种食物要少吃
1、油腻的食物
像肥肉、油炸食物、烧烤等,都含有大量的脂肪,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肝内脂肪含量“超标”,阻碍肝细胞功能,造成损伤还可能会发展成脂肪肝。
2、高甜食物
过于甜腻的食物里一定少不了糖分,而糖分除了补充能量外还会合成脂肪,同样是增加了肝脏的负担。平时少吃就好,多吃不利于肝脏健康。
3、霉变食物
发霉的食物应及时丢弃,不能过度“节俭”不舍得扔,这样反而是给肝脏造成伤害。因为食物发霉后会有黄曲霉菌,这种致癌物的毒性比砒霜还强,严重的会使肝功紊乱,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