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巨头先后“断臂求生”,中国楼市红利真的只有10年了吗?
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成立于1988年的万达,凭借着银行贷款、买地盖楼、转手倒卖的“资金驱动模式”,万达开始在中国地产市场崭露头角。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万达“南征北战”,扎根于住宅地产,不幸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万达成功转型商业地产,并一举获得成功,这时候的王健林“野心”开始膨胀,进军海外。先后花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35亿美元并购美国传奇影业、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等等。

凭借着大手笔投资,王健林身价水涨船高,2015年拿下中国内地首富,巅峰时期的2017年,手里有200多个万达广场,10多个万达城、80多家五星酒店、1300多家全球影院,以及数不清的名画古玩。

但是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实行,去库存、去杠杆的政策推出,银行开始收紧房地产贷款,王健林负担开始加重,与此同时全球资产利率开始逐渐抬升,万达现金流内外交加之下不得不“断臂求生”。2017年-2018年间,先后出售了上千亿地产业务,并且清空全部海外房地产项目。

除了“卖身”以外,万达业务模式也在转型,除了核心业务以外,其他都打包给其他公司,就是由别人出钱,按照他们的意愿建造商业地产项目,建造完成后,万达再派物业管理团队入驻管理。仅3年时间,王健林一举搞定了6000亿的巨额负债,重获新生,2020年再次登上了富润富豪榜,排名第30,虽不负往昔,仍然意气风发。

恒大成立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但并非“生不逢时”,反而并且这超强的住宅历理念——配套先行,一举跻身广州前十大房地产公司。此后六年时间,恒大秉持一个原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并没有随房地产扩张的高峰期而随波逐流,这点来看,许家印情商的确值得称赞。

得益于前期的铺垫,恒大在2009年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IPO,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此后,许家印充分利用了资本的力量,开始在全国扩张,但始终扎根在中国大地,并且一系列的爱国举动深得人心(成立广东恒大足球俱乐部,贵州扶贫工程等),恒大的品牌也在此阶段更加夯实。2017年,许家印也成为了中国地产的新首富。

与万达不同的是,由于恒大在房地产领域走得稳,所以起初的供给侧改革并没有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改革啃到“硬骨头”,恒大“危机”来临。2020年8月,国家画下三条红线,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以及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恒大全部踩中,尤其是负债规模最高达到1.98万亿,资产负债率逼近80%,许家印不得不“卖身”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