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69岁。1995年2月2日入院。
主诉:双下肢疼痛发凉1年半,左大趾溃烂2个月。
入院症见:面色青黑,表情痛苦,剧痛难忍,入夜加重,心悸气喘,下肢冰冷,色呈黯黑,双足背、胫后、腘动脉搏动均消失,股动脉搏动减弱,左足大趾伤口腐烂,流清稀脓液。舌淡苔白多津,脉沉迟无力,脉率60次/分。
证属脱疽,为寒凝气滞,经络不通所致,治宜温阳益气,活瘀通络。
方用:炮附子、潞党参、茯苓、黄芪各30g,白芍、桂枝各15g,白术18g,细辛10g。
服药3剂,疼痛减轻,夜能入睡3~5小时。上方加当归30g,服20剂后,伤口缩小,双脚黑色渐退。继服32剂,伤口愈合,剧痛消失,腘动脉已能触及。
按语:方中附子为温阳峻品,用以为君,审仲景姜附方中,附子多用1枚,唯本方用至2枚,临床体会,实能破阴回阳,除湿镇痛;心火不足,肾水克伐,附子可建温阳散水之功;土不制水,水气泛滥,附子则可蒸汽化水,温中补土。
唐祖宣于临床中附子常大剂运用,常用15~30g,重则60g,每收卓效。附子虽为辛热有毒之品,以炮附子其毒已去矣。
掌握药物的煎服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方附子用量较大,需先煎半小时,再纳诸药,三煎兑于一起,浓煎频服,则无中毒之忧。
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等,均可灵活参照上述三方治疗。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李昌祁、霍立光、张永昌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0.6。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