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养生保健

仲景治身痛证十法探析

常驻编辑 养生保健 2022-05-31 大青龙汤   金匮要略   伤寒论   附子   麻黄   桂枝   骨节   探析   气血   疼痛   代表

导读:身痛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多处记载,探其病机为邪气阻滞,不通则痛或气血阴阳虚损,不荣则痛。其治法大致可归纳以下十法:发汗散寒止痛法、益气养营止痛法、温阳利水散寒止痛法、祛风湿止痛法、解表利水止痛法、和解肌表止痛法、温中补虚止痛法、解毒散瘀止痛法、益卫固表除湿止痛法、解暑除湿止痛法。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身痛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多处描述,如“身疼”、“身痛“、“身疼痛”、“身体痛”、“身体(骨节)疼烦”、“一身尽痛不可转侧”、“腰背疼痛”、“身重而疼痛”、“四肢酸疼”、“身疼重”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治身痛证之法,立法详备,组方严谨,有较高的临床使用和指导价值。本文就仲景治身痛证之法,梳理如下。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1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发汗散寒止痛法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法主要用于风寒表实证身痛的治法。适用于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兼见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代表方如:麻黄汤、大青龙汤。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伤寒论》第 35 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该条文论述了太阳伤寒表实证所导致的“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的治法。对于身痛证的解释,柯韵伯认为:“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对此卫郁营滞之证,当发汗散寒以止痛,仲景以麻黄汤治之。其中用麻黄发汗,解卫气之郁,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之桂枝,加强发汗解表散风寒之力,使身痛之证得解。又如《伤寒论》第 38条,大青龙汤证之“身疼痛”亦属于此法的运用:“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大青龙汤证之“身疼痛”的病机与麻黄汤证相同,惟其不同在于大青龙汤证之肌腠郁闭较甚,且兼有里热。诚如尤在泾所云“……阳气既实,表不得通,闭热在经,则脉紧身痛,不汗出而烦躁也……”故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重麻黄的用量治其表闭,更加石膏以清里之郁热。表闭除,里热清,则身痛除。对于该法的禁忌症如《伤寒论》第 50 条所述:“脉浮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故身疼痛而“荣气不足,尺中迟”者当禁用此法。此外对于疮家而身疼痛者亦不适宜此法。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2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益气养营止痛法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法适用于发汗后,气营两虚身疼痛的治法。代表方: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伤寒论》第 62 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盖发汗后,若表证已解,身疼痛当愈,若身疼痛不减,脉亦不浮,反见沉迟,沉迟为里虚,可见此身疼痛已不是卫闭营郁,而是营血虚而筋脉失养,不荣则痛所致。如成无己所说:“脉沉迟者,营血不足也。”又如发汗散寒止痛法之禁忌症:“荣气不足”证,即《伤寒论》第 50 条“脉浮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与第 62 条新加汤证实属类似,故亦可应用此法之桂枝新加汤治之。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用桂枝汤加重芍药、生姜以养营通阳,更加人参益气阴以养血,身疼痛自当愈。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35SL拜客生活常识网

温阳利水散寒止痛法

相关阅读: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部证之麻黄汤证第35条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阳明病纲领证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五苓散证之第
  • 教你学中药
  • 金匮要略学习笔记
  • 南昌大学二附院系列科普:盛夏的考验!防暑药品须知道
  • 《经方的语言》学习笔记1
  • 经方74:大建中汤|具有腹部虚满,腹中冷痛,腹泻或便秘,呕吐
  • 经方73:大黄牡丹汤|右脐旁有压痛之阑尾炎、痔疮、肛门周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陷胸汤证之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