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和解肌表止痛法
此法适用于营卫不和,邪阻肌表之身痛证。代表方:桂枝汤。
桂枝汤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诸证中虽无身疼痛一证,但在其他条文中却有描述,如《伤寒论》第 91 条之“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痛疼,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表宜桂枝汤”;第 372条之“下利腹胀满身体痛疼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第 387 条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从上述条文来看,身疼痛证亦属桂枝汤证之一。因此对于营卫不和之表虚证,由于邪阻肌表,经脉凝滞不通者,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温通经脉,祛邪而止痛。
7
温中补虚止痛法
此法适用于虚劳气血阴阳不足, 肌肉失养之“四肢酸疼“证。代表方:小建中汤。
《金匮要略》虚劳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因脾主肌肉、四肢,小建中汤通过温补中焦脾胃,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肌肉关节得以濡养,故而四肢酸疼尽除。
8
解毒散瘀止痛法
此法适用于疫毒蕴于血脉之“阴毒”身痛如被杖证。代表方: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阴毒之谓病,面目清,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阴”,是指疫毒在阴分而言。疫毒在阴分,则见面目暗青之阴证,故谓之阴毒。所谓“毒”者,邪气蕴郁不解之意也。“身痛如被杖”,实乃邪气蕴结血脉不通所致,故宜散邪解毒、活血祛瘀为治。该方重用升麻,借其升散之力以达透邪解毒之功,故《本经》谓其“主解百毒”;鳖甲既可行血散瘀,又可领诸药入阴分以搜毒;当归活血;甘草解毒。诸药并用以达到解毒散瘀止痛之目的。
9
益卫固表除湿止痛法
本法用于表气虚兼水湿内郁肌肉所致的“身疼重“之证。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方以桂枝汤微解其表,和其营卫;黄芪益卫实表,且与桂枝、生姜配伍,则有化气行水之力。诸药合用可除肌肉间水湿,卫表固,身疼重自可止。
10
解暑除湿止痛法
本法适用于太阳中暍,暑湿阻滞之“身热疼重”之证。代表方:一物瓜蒂汤。
《金匮要略》痉湿暍篇:“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饮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因暑湿之邪阻于皮肤肌肉,气血不通,故身热疼重。瓜蒂性苦寒,善去周身四肢水湿,水湿去而暑邪无所依,身热疼重自解。此为治中暑兼湿之身疼痛之法。